奥克斯输给格力?25款空调被查24款在“吹牛”
来源:YPS数据挖掘大师 作者:YPS行业综合门户 2019-08-12 浏览:286 字号:[大 中 小] 背景颜色:
[YUHOU.CN求真实验室]最近接连的高温天气真的快把人蒸干!可以说是空调拯救了求真君的性命,每天巴不得呆在空调房里,不想出门。
还记得之前格力和奥克斯的空调能效之争,让消费者也逐渐明白高能效的必要性,对空调的选购也会偏向高能效级别的产品。为了解家用空调产品能效标识标注的真实情况,指导引导消费,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售部分家用空调产品开展了商品比较试验。
测试样品及标准
比较试验样品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网购平台购买,涉及16个品牌的25款标称
1.5匹的样品,其中标称1级能效的样品13款,标称2级能效的样品12款。
本次测试委托第三方测试机构依据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标准,对样品的额定制冷量、额定制冷消耗功率、额定中间制冷量、额定中间制冷消耗功率、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标进行测试。
该标准明确要求:
1、生产企业标示SEER值且实测不能小于明示值的90%
2、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额定制冷量的95%
3、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额定消耗功率的110%
*本次比较试验仅对空调的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仅对购买的样品负责。
检测结果
所有样品额定制冷量、额定制冷消耗功率、额定中间制冷量、额定中间制冷消耗功率、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SEER)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但所有样品均有指标实测值未达到或超过额定值。
虽然样品实测值未超出国家规定的误差范围,但对消费者选择低能耗产品还是有不利的影响,消费者可参考测试结果选购家用空调产品。也就是说,虽然大家都达标了,但大部分都出现了与额定数值误差的情况,大家可以看表格判断:
求真君根据消保委官网资料整理所得(太复杂?看下文就OK!)
我们会以符合自身明示值为标准,优先推荐最小误差的品牌,综合推荐如下:
综合最佳!
海尔1.5匹变频空调(KFR-35GW/A2SAA21AU1),本次检测中,唯一额定制冷量达到明示值的产品,综合误差值也最小,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也是25款内最高,可以说是本次检测中综合实力最佳的空调。
性价比之选:
科龙1.5匹变频空调(KFR-35GW/EFQMA1(1P26),有些小伙伴可能觉得上面那款海尔有点贵,海信集团下的这款科龙空调性价比更高,综合误差值和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差别不大,但价格便宜了1500元,普通家庭居家可选。
结果分析
制冷量实测值:
绿色数据为达标样品
制冷量是指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法定计量单位W(瓦),制冷量越大,制冷速度越快,越适合大面积居室。
以20平方米的居室面积为例,使用额定制冷量在3500w左右的空调比较合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正1.5匹”。
本次检测全部产品达到标准要求,25款空调样品的额定制冷量均为3500w,但只有海尔牌一款样品(KFR-35GW/A2SAA21AU1)达到产品额定值(明示值)3500w,其余24款产品均达不到明示值,涉及格力、美的、小米、志高等知名品牌,可以说是25款空调里有24款在“吹牛”了。
其中,实测制冷量最低的是3327.6w,误差高达172.4w,为志高一款空调样品(型号:NEW-GV12BJ3H1Y2),误差率高达4.9%,差一点点就连国家标准(误差5%内)都达不上,差评!
黄色数据为不达标的样品
额定中间制冷量同理,是指空调一半功率的情况。实测值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为每台空调标示的额定值都不尽相同(1650w—1800w)19款样品实测值超过额定值,表现好了一些。其中表现最好的是奥克斯的样品(KFR-35GW/BpR3DYA2+2),超出本身额定值(1700w)168.1w,但它的同门兄弟(KFR-35GW/BpR3DYA1+1)却又低于本身额定值(1700w)68.2w,位列倒数第二,同品牌的价格相当的产品出现这么大的差异,求真君不知道这是奥克斯的样品问题还是真的存在做工差异?
表现最差的仍然是志高的一款空调样品(型号:NEW-GV12BJ3H1Y2),误差值85.6w,误差率
4.75%,在挨打的边缘试探。
该空调在某电商平台已评价过1.7万
制冷消耗功率
绿色数据为达标样品
空调器制冷消耗功率是指空调器在进行制冷运行时所消耗的总功率,越小越省电。
实测值全部达到标准要求,22款样品制冷消耗功率实测值超过产品明示值,只有“LG”“海尔”“DAIKIN”3款样品比自己称的还省电,实测值低于产品明示值,其他品牌空调都比自己所称的更耗电。其中表现最差为新科(KFRd-35GWBpFEA+2d),与明示值相差97.1w,误差率高达
9.9%,也就是说这空调会比标称多耗电近10%,同样是在挨打的边缘(误差率<10%)试探啊,求真君不仅感慨,这些空调厂商的“刀法”也这么精湛么?
绿色数据为达标样品
额定中间制冷消耗率测试中,实测值全部达到国家标准要求,19款样品实测值超过额定值。表现最差为TCL(KFRd-35GW/A-XQ11Bp(A2)),误差值30.7w,误差率达
9.4%,表现最好为长虹(KFR-35GW/DBR1+A2)超明示值40.1w,超出11.8%,值得表扬,但在制冷量表现并不佳,存在不小误差。
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
绿色数据为达标样品
指的是制冷季节期间,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电量的总和之比,比值越高越省电。这个名词是不是看着很熟悉?没错,格力与奥克斯之争就在于此,不过他们是争的是空调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EER),也是我们看到空调上贴着那块纸,它代表是在全年运行(包括制冷和供暖)期间,总冷却热量与总电力消耗的比率是每年的能量消耗,而这次测试就只测制冷,不测供暖。
实测值全部达到标准要求,13款样品实测值低于产品明示额定值,比自己所称的更耗电。那来看看格力和奥克斯的情况如何?格力有两款空调“出战”,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分别为
5.96和
6.5,不仅达到自己的明示值,且都超出近20%,的确可以算比较高能效了。奥克斯同样有2款空调“迎战”,制冷季节能源消耗效率分别为
5.15和
6.02,总体稍逊一筹,但都出现误差情况,分别误差
4.3%和
4.9%,虽然都在国家规定误差10%以内,但的确是让人心存怀疑。
在之前的格力对奥克斯的举报信中,称后者生产销售的8个型号空调产品与其所宣传、标称的能效值差距较大。KFR-25GW/ZC+2为例,标称能效比
3.59(达到国家二级能效标准),而格力公布的第三方实测值为
2.68,远达不到
3.40的国家二级能效标准,距离
3.20的国家强制性标准也有较大差距。
可惜本次北京消保委检测并未对样品的空调的全年能源消耗效率做出检测,且检测的产品为KFR-35GW系列,但的确发现奥克斯存在一定的误差行为,可惜格力在制冷量上有一定误差,让海尔夺了魁首,否则这份报告也是很能打脸奥克斯的证据。
那自己要怎么看空调能效比呢?
空调能效比目前在国内所卖的空调中都会标有“中国能效标识”字样的彩色标签,为蓝白背景的彩色标识,新版能效标识分为1、2、3共3个等级,旧版能效标识分为1-5个等级等级。
等级1表示产品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最节电,即耗能最低;等级2表示产品会比较节电;等级3表示产品的能源效率为我国市场的平均水平。
看标签的等级还不够,因为等级毕竟只是范围,像4500w以下分体式空调,能效比大于
3.6就算一级了,这样
3.7也是一级,5.7也是一级,同价我们肯定要选
5.7的啦,其实空调能效比的计算公式很简单:能效比=制冷量÷输入功率,制冷量是指空调调节室温的能力,输入功率指制冷功率,即空调制冷的耗电量。
其实标识下就写好了,下除以上就行,下图为例,一款制冷量2350瓦的空调,制冷功率712瓦,能效比:2350÷712=
3.30,<3.4,有点低,属于3级能效。
能效比数值的大小,反映出空调每消耗1000W电功率时制冷量的大小,也反映出不同空调产品的节能情况。能效比数值越大,表明该产品使用时所需要消耗的电功率就越小,也就越省电,但……也越贵。
求真君有话说:
为什么之前格力与奥克斯的空调能效之争会闹得沸沸扬扬呢?只是品牌为了销售做的噱头吗?其实不然,如果奥克斯真的参数虚标,不仅仅是对消费者的严重欺骗,毕竟以为买到的是二级能效的空调没想到是不达标的高耗能产品,更是对空调的能效认证的公信力的严重打击(奥克斯一直咬定自己通过了国家检测),而且让高耗能空调装成节能空调低价卖,也是对正价卖节能空调的厂商造成冲击,最终“劣币驱逐良币”,市场败坏。
更深层次来说,国家一直都有能源补贴,对于节能产品的制造都有资金扶持,奥克斯如果真的以次充好,那就可能存在骗取政策补助的嫌疑。求真君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彻查这些产品,给消费者和认真做产品的厂商一个交代。
从这次本次北京市消委会的报告中,虽然样品实测值未超出国家规定的误差范围,但我们也看到没有一款空调是所有项目都达到自己说的额定值,可以说现在市场监管还有必要增强,虚假的宣传对消费者选择低能耗产品有很不利的影响,大家选购前还是应该多留意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