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五周年超17万人仍背井离乡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6-03-12
浏览:
328
字号:T|T
摘要: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灾民迟迟未搬出临时安置房。这是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一处由中国援建的临时安置房。新华社发日本福岛县岩城地震5年后虽经重建但依旧荒凉。新华社发据新华社电日本政府11日在东京国立剧场举行仪式,悼念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中的遇难者。日本天皇、政府代表、外国使节等1200人出席了追悼仪式。会场前方正中央竖立着花团簇拥的“东日本大地震牺牲者灵位”,会场还首次摆放了产自福岛县、象征未来与希…
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灾民迟迟未搬出临时安置房。这是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一处由中国援建的临时安置房。新华社发
日本福岛县岩城地震5年后虽经重建但依旧荒凉。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日本政府11日在东京国立剧场举行仪式,悼念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中的遇难者。日本天皇、政府代表、外国使节等1200人出席了追悼仪式。会场前方正中央竖立着花团簇拥的“东日本大地震牺牲者灵位”,会场还首次摆放了产自福岛县、象征未来与希望的油菜花。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据日本警视厅统计,截至今年3月10日,地震和海啸共造成15894人死亡、2561人失踪。另据复兴厅数据,至少有3407人因震后生活困苦或压力过大死亡。
当地时间14时46分,即当年地震发生的时刻,全场起立默哀一分钟。在东京以外的其他地区,日本市民也自发进行了默哀和追悼活动。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追悼会上致辞说,将汲取日本大地震教训,做好防灾避难对策,并继续加强对灾区的支援,早日振兴灾区。
受大地震和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超过17万灾民背井离乡,在日本全国各地避难。一项针对灾区民众的调查显示,有38%的人认为故乡再也回不去了,只有22%的人认为5年以内可以返乡。
而在岩手、宫城、福岛三个重灾区,仍有5万多人生活在临时板房中,相当于每两名失去家园的灾民中,就有一人仍未获得永久性安置。
在岩手县大船渡市一处低矮的约20平方米临时板房内,71岁的今野欣向记者诉苦。经过4年多时间,设计使用寿命为两年的板房已严重老化,墙壁也已发霉。“够小吧,我们一家三口平常就挤在这儿。”看到记者一行进屋后几乎转不开身,今野欣苦笑着说。
今野欣说:“重建速度太慢,不满有很多,说也说不完。”
后“3·11”时代地震阴影依旧难除
事故核电站报废难度大
大地震发生后,地震和海啸摧毁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应急电源系统,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无法发挥作用,3个反应堆内部温度过高导致极为严重的堆芯熔化,3个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报废工作量巨大,对日方来说,核污水处理、反应堆冷却、核燃料的取出转移等都是没有先例的难题。而这些工作只能依赖决策和处置能力饱受诟病的东京电力公司。
据东京电力公司推测,整个事故核电站的报废工作可能要花费三四十年时间。
“鬼城”难复苏
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以福岛第一核电站为中心分别划出了半径20公里和30公里的强制疏散区域和建议疏散区域。5年过去了,核电站周边20公里依然是禁区,曾经生机勃勃的村镇变成了一座座“鬼城”。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的专题节目显示,那些村镇里现在只有疯长的野生植物和野猪、浣熊等野生动物随意栖息。
核电引担忧
由于日本地震频发,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民众对于核电站安全性的担心更加强烈,全国各地发起多次反核电游行。
政界也为此争执。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和菅直人都认为日本应该转向更安全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过,安倍政府依然看重核电,其核电发展目标设定为到2030年新建14个核电机组。
日本全国目前仅有川内核电站两个核电机组在运行,有22个核电机组正处于审查中,还有18个已停运,已报废的有14个,另有3个核电机组正在新建。
关于
日本“3·11”地震五周年超17万人仍背井离乡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