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凉了:刘维忠部分发言已在官方文本中删除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6-04-14
浏览:
513
字号:T|T
摘要:因为在近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抛出“黄花菜煮水治抑郁症”的案例,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再次成为热议焦点。质疑者表示难以置信,支持者则称刘维忠重点在于介绍甘肃健康促进和中医药发展经验,个别话语不应被揪住不放。这名微博大V官员和往常一样,积极回应各方毁誉,但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他再次贴给大家的发布会实录文本中,关于黄花菜的论述内容没有了。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弧度栏目从权威渠道获悉,这属于卫计…
因为在近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抛出“黄花菜煮水治抑郁症”的案例,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再次成为热议焦点。质疑者表示难以置信,支持者则称刘维忠重点在于介绍甘肃健康促进和中医药发展经验,个别话语不应被揪住不放。这名微博大V官员和往常一样,积极回应各方毁誉,但有眼尖的网友发现,他再次贴给大家的发布会实录文本中,关于黄花菜的论述内容没有了。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弧度栏目从权威渠道获悉,这属于卫计委例行发布会后对文本进行的编辑维护,是正常更新。
4月12日召开的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作为嘉宾发言。来源:中国网
“网红”官员一场发布会多条“亮点”语录引关注
4月12日上午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作为嘉宾发言,主题是介绍甘肃在健康促进以及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对外合作方面的有关情况,他提出,甘肃在医改方法上提倡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基础的问题,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
刘维忠举例,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时,许多人由于恐惧,失落,睡不着觉,患了抑郁症,“我调了两吨黄花菜,用了12口大锅熬黄花菜,一个人一个纸杯子,黄花菜一毛钱,纸杯子一毛钱,两毛钱,七千个单子,一人花了1.4元钱,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他还介绍,甘肃省卫计委将中医药用于居民日常保健,推广“村级三件事”,比如“发动农民种苦荞麦,多数糖尿病人吃了血糖就好了,用食疗的方法解决慢性病”,以及给每户农民发放“保健箱”,里面“有一个盐袋子、有一个刮痧板、拔火罐器、体温表”,“就一个盐袋子,农民把盐炒热里面加一些茴香、花椒叶治13种病,比如颈椎病、甲状腺结节、咳嗽、咽炎、腰椎间盘脱出、肩周炎、关节炎、胃疼等等,特别是治老年的前列腺肥大,效果明显”。
在谈到重点突出人才建设时,刘维忠说,为防止人才外流,“我们搞亚专业分化,比如除了一科、二科、三科、四科,只要这个专家成长起来,我给你成立一个科,原来两个专家一有矛盾就跑一个,我说这个科有什么值钱的,不能让专家跑掉,所以这几年甘肃卫生专家都不跑了,都留下来了。”
很快,包括上述内容在内的言论引发争议,这名微博大V、“网红”官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眼尖网友:发布会文字实录更新没了“黄花菜”案例
尤其针对“两吨黄花菜治好了舟曲灾民的抑郁症”,不少网友质疑,有的调侃“可得或诺奖或搞笑诺奖”,有的演绎段子,“抑郁症跳楼的那些位官员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恨不得活转来排队去敲刘厅长家门啊”,“请问黄花菜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认真脸]”,还有的翻出刘维忠曾经的“黑历史”,包括推广猪蹄汤灌重症昏迷病人、力挺打通任督二脉等。
科普作家方舟子评论说,“让卫计委给全国人民分发黄花菜汤天天喝,‘所有的抑郁症都没有了’。”
也有人表示不应揪住长篇发言中的个别话语不放,如资深媒体人杨锦麟表示,“看了刘维忠在北京新闻发布会发布的医改措施,重点是解决公众看病难题的良策良法。本可借此推动医动医改,为看不起病的穷人谋福。一些人却牵住发布内容的细枝未节炒作什么黄花菜,舆论的误导效应显而易见,其实,‘为看不起病的穷人谋福解忧’,才是刘维忠北京记者会的重点。”还有中医界人士介绍,“黄花菜又名萱草,能宣畅气血,对突然发生的忧郁悲伤的情绪的确有缓解作用。对久郁成疾的重症抑郁症患者则可能会药力不及。”
弧度注意到,刘维忠也在通过自己的实名认证微博回应各方毁誉,比如对表示支持者回复“抱拳”表情,对质疑声音贴出古代名篇《养生论》的段落。
但与此同时,另一些眼尖的网友发现,他再次贴给大家的发布会实录文本中,关于黄花菜的论述内容没有了。但其他有争议的内容还原样保留着。
对于这一细微变化,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弧度栏目从权威渠道获悉,其实属于卫计委例行发布会后对实录文本进行编辑维护的正常更新。
科普作家:要真正减少病人不能“为省钱服务”
此外,弧度发现,针对刘维忠发言的其他内容,争议也不小。
针对他介绍的——甘肃省通过监管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使得“全国平均住院费、门诊费,这五、六年,除了西藏之外,甘肃最低”——腾讯网今日话题专栏指出,根据历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从2008年到2013年(2008年刘维忠任甘肃卫生厅厅长,2009年新医改开始),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甘肃病人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速都超过全国平均增速,从全国水平的不到60%到如今的70%左右,之所以一直宣称甘肃省中医特色医改实现看病费用全国最低,无非是因为此前基数太低。
此外,刘维忠提到推进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的经验时说,“现在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实行乡卫生院、县医院实行总额包干,比如去年增了一千万,今年农民得病少了,可能给你一千二百万,今年农民得病多了,可能给你800万,这样就能派越来越多的医生到农村入户搞健康管理,搞慢性病管理,搞预防”。
果壳网主笔游识猷对此也尖锐批评。
“刘维忠的问题主要在于,他既不懂医学,也不懂科学。我看了他的发言,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怎么办呢?用他自己的话说——‘减少病人’。他提的很多措施,做的很多事情,是围绕‘减少病人’去做的。问题是,宏观经济学里有个古德哈特定律(Goodhart'slaw),大意是说,一旦一个指标被用来制定政策,这个指标很快就失去价值了,‘病人数量’这个指标,就处在这种尴尬境地。”
游识猷分析,一个全民都非常健康的地方,病人数量可能不多。不过,我们还可以通过掩耳盗铃来减少病人数量,比如禁止体检,比如劝大家不要看病,宣传“感觉难受就是在排毒,忍忍就会变好”。
“刘维忠的很多‘医改措施’,本质上就是在掩耳盗铃。”游识猷向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弧度栏目表示,她阐释说,以糖尿病为例,糖尿病需要控制饮食,但这绝不代表吃苦荞麦就能把糖尿病吃好。不过,糖尿病又是一个之前症状很轻的疾病,你可能几年几十年都有糖尿病,但是只是口渴消瘦疲劳而已,完全可以不上医院也能正常生活,但是,等到未来糖尿病并发症出来的时候,来不及了。“刘维忠宣传苦荞麦,可能他在位这几年能大幅‘减少糖尿病人’,但是,几年后,基本可断言,糖尿病导致的脑出血、心肌梗死、眼盲、足底溃烂病人会大幅上升。”
“‘减少病人’是不是最终目标?不是,最终目标是提升全民健康。”游识猷总结,“而刘维忠的医改,不是在为人民服务,是在‘为省钱服务’。短期病人减少,经费省下了,并不值得庆祝。因为未来,要面对的是更多的病人,更糟的全民健康水平,和更高的医疗费用支出。”
本文来源: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弧度栏目(微信公众号:hudunews)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关于
黄花菜凉了:刘维忠部分发言已在官方文本中删除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