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说吧】聂树斌案苦等十年再审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6-06-11
浏览:
432
字号:T|T
摘要:【今日深评】聂树斌案终迎再审!舆论沸腾!最高人民法院已于6日决定依法提审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山东高院经复查认为,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1995年,聂树斌被判死刑。2005年,王书金承认作案。2014年,最高法指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复查。从2014年底到最高法宣布再审,复查历经四度延期。再审聂树斌案,意味着…
【今日深评】
聂树斌案终迎再审!舆论沸腾!最高人民法院已于6日决定依法提审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山东高院经复查认为,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
一个十年,又一个十年!1995年,聂树斌被判死刑。2005年,王书金承认作案。2014年,最高法指定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复查。从2014年底到最高法宣布再审,复查历经四度延期。再审聂树斌案,意味着什么?清白有多远?铁案变疑案,此案给中国法治史留下了怎样的一笔?
【今日速评】
1、反腐高压:山西2万官员退红包?
2、高考作文:“老腔”是为难学生吗?
3、女孩被上海拒美国迎反思高考公平?
听听启明怎么说,小狐请您点击上方《明说吧》视频节目吧:)
亲们,视频内容今晚20点30分上线,敬请点击。
YPS行业门户系统出品《明说吧》:周一到周五每晚八点半,在YPS行业门户系统网,YPS行业门户系统视频,YPS行业门户系统新闻客户端,手机YPS行业门户系统网,四端同时上线。点击《明说吧》,我们与您一起纵论天下事。
《明说吧》微信公众号:明说吧栏目
《明说吧》公众平台地址:http:mp.i.yuhou.cn/s40000233710315/profile
《明说吧》视频主页地址:http:tv.yuhou.cn/s2015/stx/
【昨日节目回顾】直播城管倒逼文明执法?
今天,高考第一天。先来看几张图片,有人穿旗袍,寓意是旗开得胜。还有人穿马褂,寓意马到成功。祝每名考生“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呵呵开玩笑,还得用真本事迎战。高考,对中国人可有着图腾般的含义,先来看今天高考花絮。
想体验一下高考心跳的感觉?不如来写篇高考作文。今年高考语文都是什么作文题目?来看看,有漫画作文、有最潮科技,例如浙江作文是有关虚拟与现实的VR技术。北京的题很有京味,是二选一,议论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或者记叙文“神奇的书签”。其他地方的作文题,有“如何对待市场上的假冒伪劣”、“我的行囊”,“我的青春阅读”等等。就像今年江苏作文题的名字,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今年作文题、总体不偏不怪,接地气、给考生发挥空间大,不至于看了作文题就抓耳挠腮。关心时政,关心社会热点,再加上考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就不会差。咱们就坐等看一篇篇才华横溢的作文出炉吧。
高考作文写好,是实现愿望的第一步。下面咱来聊聊名人高考许愿墙。写满吉祥字句的小纸条、烧香亦或供奉苹果、糖果等物品,广西南宁三中的名人雕像这被装扮的真是有口难言啊。不少网友冷嘲热讽,还有人觉得这是封建迷信。启明倒觉得,这就是表达美好心声而已,无非求个慰藉,对自己的一种心理“按摩”,如果对此大加批判,倒成了一种道德绑架,显得太不好玩了。谁不知道,烧香是烧不出录取通知书滴。
与其虔诚烧香,不如虔诚准备。今年“中华第一考王”“高考最牛钉子户”又来了。49岁四川考生梁实。今年是他第20次参加高考。我不知道他内心怎么想的,如果一个人用毕生精力做一件事,这种态度是值得钦佩的。但有时候,也要提醒一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时候是不是也值得每个人思考。梁实说今年是终极一战,祝他马到成功!
高考,考的是知识,其实考的也是规则意识。去年,我国刑法修正案(九)作弊入刑施行,今年高考被定义为史上最严高考。高考如此,考研也是如此。去年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遭遇“泄题”。目前,这一案件正移送司法机关。所有涉案考生已全部被取消成绩,相关部门确认考研试题泄露——考试原题在印刷厂被拍照外泄,有组织办培训班扩散,学员看完后销毁。这是作弊入刑施行以来,首次大规模有组织考试舞弊案件,涉案考生达600多人。恩,只要弄虚作假,就是破坏公平;只要徇私舞弊,就是以身试法。一旦败露,就鸡飞蛋打,悔之晚矣。
进入今天的深度时间。网络直播最近很火,启明在我们YPS行业门户系统的千帆直播也小试牛刀,欢迎大家来和我互动。今天说的直播,很特别,城管直播执法!
最近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首次尝试网络视频直播,将执法过程展现在网友面前,并用文字进行注解,告诉网友执法的时间地点以及所发生的一切。
城管直播执法过程,网络围观,半天击量破2万。中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相关人士说,这是更透明地让老百姓看见城管是如何执法的,不是网上说的在暴力执法。也告诉大家违规占道经营和露天烧烤带来的危害,希望市民和商户都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恩。有道理!
对这次直播点赞声多,质疑也不少。比如有的网友说这侵犯了被执法者隐私,直播时应该给被执法商户打马赛克,启明觉得这个提醒很好,帮执法部门改善执法行为。也有人认为这是作秀。启明认为,归根到底考验的还是这么做的持续性问题,而不是一时兴起。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宣教科科员于梦熙:我们没有必要作秀,我们也在探索,想形成一个常态化,但是不会说经常性的。因为经常性的耗时耗力。一些大型的执法活动上,再出现几次这种直播执法,而且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中,就是说不光是这种直播执法,可能还会出一些别的方式方法。
的确,城市管理涉及城市秩序形象,影响到小商小贩利益,如何拿捏尺度是个难题。这次很多人支持网络直播执法内容,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和公共态度。那就是,对于各式各样的执法行为本身,公众希望有更透明的过程披露。直播式的透明往往还意味着文明执法、告别暴力。
当然,我们也要区分一个问题。对于小商小贩这样没有潜在暴力对抗行为,执法当然不能暴力。但是面对有直接或潜在危险的犯罪嫌疑人,要依法使用暴力。
这里就存在执法暴力是否越界的问题。比如对雷洋案涉事警员已经立案侦查。执法记录仪确实,让雷洋死亡真相疑问重重,所以说,执法记录有没有,可是关乎执法者自身的清白、自由和刑事责任的事情。
这么多年来,我们见证或者间接见证了太多城管暴力执法,当然,很多见证都是拜网友手机拍摄所赐,这也是在倒逼执法者改善和反省自身执法行为。而执法者自己也应成为拍摄主体。为什么?首先是为执法过程留存证据,是否文明执法、是否过度使用暴力也需要证据去证明,另外,全程执法记录本身也是一种约束,对执法者和被执法者的一种约束,“大家都注意点,这可在拍摄呢”,以前中国人喜欢用“白纸黑字”来形容确凿无疑,现在视频时代,执法者更要在意“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的约束和督促。
昨天启明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围观拍照的公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记者》,作者石扉客针对的是一些警务微博对网友随手拍执法行为的敌意,提到前上海市公安局长张学兵的一段话,启明想拿来作为本期节目的收尾,“公安民警要学会在无所不在的社会监督下工作,要学会在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工作,要学会在众说纷纭的网络舆情下工作”。启明觉得,这段话,也是对所有执法者,所有公权部门的告诫。
明说吧,慎用手中权力,让权力曝光于太阳下,是对执法者也是对被执法者最大的保护。用新科技手段,破解“执法污名化”难题,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