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出轨,婚前签的“忠诚协议”有效吗?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7-11-28
浏览:
379
字号:T|T
摘要:为了给爱情加码,为了提升自身安全感,总有一些夫妻签下所谓的“忠诚协议”。但是,签了“忠诚协议”能保忠诚吗?如果真要走到离婚那一步,那么,协议中约定的惩戒能起作用吗?钱江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法院、律师和公证处等多个部门。双方曾签“忠诚协议”老公最后只补偿女方200万元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萧山法院临浦法庭调解的一起案件刷屏了朋友圈。案中的夫妻感情一直不大好,吵吵闹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双方弄…
为了给爱情加码,为了提升自身安全感,总有一些夫妻签下所谓的“忠诚协议”。
但是,签了“忠诚协议”能保忠诚吗?如果真要走到离婚那一步,那么,协议中约定的惩戒能起作用吗?
钱江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法院、律师和公证处等多个部门。
双方曾签“忠诚协议”
老公最后只补偿女方200万元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杭州萧山法院临浦法庭调解的一起案件刷屏了朋友圈。案中的夫妻感情一直不大好,吵吵闹闹,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双方弄了个“忠诚协议”。协议上罗列了双方对家庭的责任。其中,关于离婚部分内容大意如下:
由于双方感情不和,为了防止发生“某些不好的事情”,男方承诺,如他在没有出轨的前提下提出离婚,则要赔偿女方现金500万,在此前提下,双方和平离婚;如果男方既出轨又提离婚,则应当赔偿女方现金1000万,在此前提下双方和平离婚。女方也承诺,今后将关心和爱护家庭,用家庭幸福巩固爱情。
现在,男方起诉到法院要离婚,女方同意离,但要求男方按协议赔偿她500万元。
法官说,通常我们所说的“忠诚协议”,主要是夫妻之间缔结的对家庭的承诺、离婚条件、子女抚养教育、离婚财产处理等方面进行的约定。但事情真闹到法院了,这些约定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还真不好说。比如,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约定肯定无效——诸如那些出轨就自残等承诺当然无效;还有的约定“若一方出轨就离婚”,那么一方出轨了,但只要有一方不同意离,法院也不会据此约定认为两人感情破裂而判离;另外,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俩也不能约定孩子归谁。
纠纷最多的还是财产的分配。
但真的判决离婚时,法官也不会直接依照“忠诚协议”里的赔偿条款来判决,而是会根据具体案情来做出合法合理的判决。
因此,这个案件最后双方是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调解,男方将共有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那部分房屋折价200万元补偿给女方。
“忠诚协议”法律效力难判定
财产分配需到公证处
目前,公证处经手比较多的是“财产约定”,包括“婚前财产约定”和“婚后财产约定”。
比如,“婚后财产约定”是对结婚登记后,夫妻各自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赠与、继承等有关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承担做出划分、约定。虽然夫妻财产约定协议不是必须办理公证,但对夫妻财产约定协议进行公证,不仅可以更明确地划分夫妻财产和债务,还可以对外产生较强的法律效力。
“忠诚协议”的出现,是现实婚姻中无过错方(通常是女方)的一种无奈之举。
《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签订关于财产的协议,那么,忠诚协议受法律保护吗?
首先,忠诚协议等婚姻契约并不能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它应当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签订,应当避免出现“不得离婚、必须离婚、放弃对未成年人子女的监护权”等涉及特定人身关系的约定,不能损害第三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否则将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其次赔偿条款要符合对方的经济能力,最后还需要有足够证据来证明一方的违约行为。
小编认为,爱情和婚姻的基础是忠诚、信任和妥协。忠于爱情,信任爱人,相互牺牲,这才是美满的婚姻。既然选择了携手一生,夫妻就应当相互忠诚,夫妻忠诚协议并不是婚姻的护身符,真正的忠诚来源于内心,来自于一个人对自我的约束。
关于
遭遇出轨,婚前签的“忠诚协议”有效吗?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