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门接亲”在婚俗黑名单上排行第几?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7-12-01
浏览:
219
字号:T|T
摘要:这个世界,有很多婚俗。有些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却不一定。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某种风俗是健康的或者肮脏的。大部分都属于正常而又多少有些“怪怪的”。1几天前,深圳一家人娶亲,出了点事故。看新闻标题:“伴郎抡大锤砸门接亲玻璃四溅,伴娘团集体破相满脸是血”。婚庆公司的摄影师也被砸碎的门玻璃扎伤,在街道调解下索赔了事。至于派出所,人家说,系意外误伤,属民事纠纷。▲站在门后的几位伴娘和摄影师,均被玻璃所伤致流血问…
这个世界,有很多婚俗。有些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却不一定。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某种风俗是健康的或者肮脏的。大部分都属于正常而又多少有些“怪怪的”。
1
几天前,深圳一家人娶亲,出了点事故。
看新闻标题:“伴郎抡大锤砸门接亲玻璃四溅,伴娘团集体破相满脸是血”。
婚庆公司的摄影师也被砸碎的门玻璃扎伤,在街道调解下索赔了事。至于派出所,人家说,系意外误伤,属民事纠纷。
▲站在门后的几位伴娘和摄影师,均被玻璃所伤致流血
问题出在哪儿?
人情来往,行走江湖,最重要的是一个“礼”字。礼数不周,不能知己知彼,内部信息沟通不顺畅,轻则造成社交舆情事故,重则杀伤人命、震撼社稷。
举大家都很熟悉的武侠小说中的脱口秀组合桃谷六仙为例。
他们初见蓝凤凰,搞不清楚对方什么底细,冒冒失失伸手,结果呢?
“一瞬之间,桃根、桃干、桃叶、桃花四人已同时抓住了她手足,刚要提起,突然四人齐声惊呼,松手不迭。每人都摊开手掌,呆呆地瞧着掌中之物,脸上神情恐怖异常。……但见桃根仙、桃干仙二人掌中各有一条绿色大蜈蚣,桃叶仙、桃花仙二人掌中各有一条花纹斑斓的大蜘蛛。”
如果不是蓝凤凰看在爱豆令狐冲的份上容让三分,这场生化危机简直不知道如何收场。
▲90版《笑傲江湖》中的蓝凤凰
另一次是正派人物衡山设伏,见性峰埋了数万斤炸药,桃谷六仙跑到触发机关的九龙宝椅上坐来坐去,险些将一本书的全部人物轰上西天,最后被方证大师狮子吼震晕。
这件事较真下来,只能说主事者对于内部信息沟通的重要性漠视得令人发指,做事连个预案也没有。在当时的情况下,方证大师当时手上拿的如果是手枪,他也会毫不犹豫扣动扳机——桃谷六仙就成了莫名其妙的牺牲品。
两个案例中,一个是知彼不足,连执法对象什么来头都不知道,上手就抓,最后还不是自己麻爪?另一个是知己不够。几万斤炸药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署,天大的行动,就算不知会桃谷六仙,也要有专人防范吧?结果差点功亏一篑。
深圳这次婚礼事故,问题也主要出在信息交流不够通畅。
当事人说,接亲的时候用大锤砸门,甚至用攻城锤一样的木桩撞门,是当地传统婚俗。一般来说,在接亲前几天,新娘家会把新门换成旧门(怪怪的)。
很显然,砸门这个婚俗,即使不是很久远,甚至很不普遍,至少可以肯定,新郎新娘两家对这种做法是接受的。
问题在于,双方沟通得太不充分。
婚庆公司的人不知道有这个民俗或是没有预计到危险,在门后面大摇大摆站着;伴郎不知道门后有婚庆公司的人;对于门的结构、门的质量、砸门可能造成的次生伤害,双方也没有进行过任何风险评估。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事故,固然,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也简直不可避免。
2
不愿意见到的事情毕竟已经发生了。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这事很快传到网络上,造成了新的舆情冲击。
很多人开骂,骂这是陋习、鄙俗。骂得并不算难听,但是比较一边倒。
关键是,还有不少人说,这样的风俗,政府应该出手取缔。
当然,他们骂的,不仅是这起砸门抢亲中的伴郎,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定还想起了另外一些事。
比如今年10月,广州,婚礼上,一位宾客被绑在电线杆上,臀部绑着鞭炮。鞭炮点燃了。这名宾客像一只猴子一样跳来跳去,最后跳进了医院。
虽然跳进了医院,但他还要笑着对记者说,这只是“耍伴郎”的“玩笑”,他去医院,也不是受伤,而是去“买绷带”。
这是在南方。
在北方,婚礼上闹,往往更为荒唐。在网上流传的,就有好几个伴娘被男宾猥亵的视频,从口音上判断,都是华北一带。
所以呢,难道不是活该被骂吗?
但我觉得,还要分别而论。
这个世界,有很多婚俗。有些是喜闻乐见的,有些却不一定。很难一概而论地说,某种风俗是健康的或者肮脏的。
非常健康或者非常肮脏的婚俗也有,是少数,大部分都属于正常而又多少有些“怪怪的”。
去搜了一下“奇葩婚俗”。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据说法国的婚俗,新郎新娘要喝洗马桶的残水,说是可以增强某种功能。
看不下去了。
要说这些婚俗有多么文明,我可没办法接受,但不文明,却也可以理解。
人类进化到今天,虽然人模人样的了,但婚配这种浸透了最原始冲动的行为仪式,却还没有完全与时俱进。很多婚俗里,都有又黄又暴力的因子。
▲奇葩婚闹略显低俗
但是,假如新郎新娘不愿依照婚俗中的要求行事,怎么办?可以想象,在不同的社会里,这种风俗对个人的强制性是不一样的。
不仅是风俗,小族群甚至团体、宗教组织,对于成员婚姻中个人行为的选择自由,干涉的强度也是不同的。
毫无疑问,那些很明显被猥亵的伴娘,惟一正确的就是报案。
屁股被炸的宾客,大家多半摇头不语。
但是对于接亲砸门这类“习俗”,我认为,只要它没有有意伤害到某个具体个人的权益(前面的个案确属意外),那么不管这种风俗算看起来有多别扭,也没必要太多指指点点,更不应该号召政府介入“移风易俗”。
我只会建议参加这种婚礼的人,一定要以桃谷六仙为戒,加强信息沟通,特别是,要把握节奏,防止急躁情绪,给群众留出时间。
3
只要个人的权利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那么,即使有些风俗看起来不那么顺眼,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假如在一个社会,个人的权利没办法得到充分保障,那么,很多好的初心也可能办成坏事。
我想,那些猥亵伴娘甚至调戏新娘,搞到不可收拾的婚礼,大部分为恶者,初心也无非是“为你好”。
我之所以说,对于呼吁公权力介入,以“移风易俗”的做法,要非常慎重。
一方面,是因为在私域属性更强的婚礼场所,除非出现动机明确的伤害,否则“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公权力不必出面。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时候公权力自己在把握风俗美丑的时候,尺度也不怎么好。
比如说,已经不止一处有网友爆出,在公开场所,都看到了“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埋儿奉母)”的宣传画。甚至有网友晒了一幅图,“郭巨埋儿”竟然挂在产科的宣传栏里。
▲街头出现的“埋儿奉母”公益广告
“郭巨埋儿”是什么呢?转述迅翁的评论吧:
至于玩着“摇咕咚”的郭巨的儿子,却实在值得同情。他被抱在他母亲的臂膊上,高高兴兴地笑着;他的父亲却正在掘窟窿,要将他埋掉了。
说明云,“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但是刘向《孝子传》所说,却又有些不同:巨家是富的,他都给了两弟;孩子是才生的,并没有到三岁。结末又大略相象了,“及掘坑二尺,得黄金一釜,上云: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这样一个故事,可以被作为“正能量”的“良俗”的范例,登堂入室。看到这幅画感到奇怪的人,却好像没有看到“接亲砸门”新闻时感到“怪怪的”人多。
需要“移风易俗”的,难道只是个把村野伧夫所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