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YPS行业门户系统》综合演示网站
您好!欢迎光临YPS行业综合门户☺ [免费注册] [登录]
打造中国第一行业门户,助您问鼎行业巅峰!

“女博士被骗85万”:别总揪“女博士”三个字不放

来源: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8-01-15   浏览:332   字号:T|T
摘要: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一女博士饶源因长年泡实验室很少看新闻而遭遇了电信诈骗。1月6日下午5时,在广州医科大学做实验的女博士饶源接到一个来自广州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经侦民警,告诉饶源,她去年12月29日在北京开了一张银行卡,涉嫌128万元的非法洗钱行为。“她帮我转接北京市公安局说明情况。”饶源说。电话在没有断线的情况下,转接到一名男性,这名男性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他告诉饶源:“如果不是你…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一女博士饶源因长年泡实验室很少看新闻而遭遇了电信诈骗。

  1月6日下午5时,在广州医科大学做实验的女博士饶源接到一个来自广州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经侦民警,告诉饶源,她去年12月29日在北京开了一张银行卡,涉嫌128万元的非法洗钱行为。“她帮我转接北京市公安局说明情况。”饶源说。

  电话在没有断线的情况下,转接到一名男性,这名男性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他告诉饶源:“如果不是你,说明你的个人信息已泄漏,你要找回所有的银行卡和密码。”

  他还提醒饶源不要挂电话,如果断了也不要回拨,系统会自动回拨。“每当断线后,10秒之内就打过来了。”饶源说。

  这名男性不断强调事态紧急,要求饶源找回全部银行卡,去宾馆开房,并保证身边没有人。“他问我身边有无传真机,要传两份文件给我看。”

  饶源回家找了所有银行卡,去宾馆开了房,但身边并没有传真机。随后这名男性告诉她,在电脑上输入一个IP地址,页面弹出的是所谓的“国家案件资料库”。“他告诉我案号,我让自己去查。还说这是一级保密案件,不要对别人说,泄密的话要追查。”饶源说。

  网页弹出两张文件,开头都写着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一张是“冻结管收执行命令”,第二张是“刑事拘捕令”。饶源的名字和身份证号都在上面。不过文件盖的红印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最高人民检察院”。这个印章显然不对,但饶源并没有留意。“看到自己被通缉,直接就蒙了。”

  随后,饶源接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对方自称是“高科长”,要求饶源把钱汇入四个所谓的“国家账户”接受检查,检查完会还给她。饶源把取出的十几万元全部存入指定账户。

  “高科长”告诉饶源,她可以在宾馆休息,一会有检察官来接这个案子。一名女性冒充女检察官之后与饶源通话,她说相信饶源是受害者,但法官需要两方面补充证据。一是不在场的证据,需要饶源去年12月29日的快递签收单、淘宝订单。二是财力证据,因为据一名“银行内鬼”指认,饶源因急需用钱才去洗钱。所以饶源需要通过其他渠道筹集128万元,来证明自己不需要通过非法手段筹钱。她们双方因此加了进行联系。

  “她说,如果能借到128万打入‘国家账户’,就可以解除嫌疑。”饶源当时完全相信对方,甚至把对方当做救命稻草。

  在通话记录上,记者看到,饶源还不断感谢这些骗子,称“感谢公检法工作人员,为人民的清白,晚上加班加点”。

  饶源随后向哥哥和朋友借钱,又把网络平台能借的钱借了个遍,最终把85万元打入四个“国家账号”,1月11日打入最后一笔25万元时,她发现这些假的公检法人员都联系不上了,才发觉自己上当,并来到六榕派出所报案。

  事件爆出后

  女博士群体又被推上风口浪尖

  饶源29岁博士毕业,也是入选2017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的三百人之一,可以说是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代表。然而,这场诈骗案件中,骗子固然可恶,科研人员的单纯也显露无遗。饶源说,自己这10年来都泡在实验室,生活圈子有限,她对新闻八卦没有兴趣,她的微信朋友圈功能是关闭的。而曾经惊动全国的“徐玉玉”电信诈骗案,她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同样是被诈骗,饶源和徐玉玉其实有着相似之处。

  说来残酷,寒门出身、父亲是民工、母亲残疾人的徐玉玉并不具备太强的辨别力,她甚至没有接触这些知识的渠道:她不知道卡激活的方式,所谓指定账号的意义,而又被教育部门的真实信息所干扰。而称十年没有接触过朋友圈的饶源同样是由于身边圈子小,对外界信息接触有限。我们苛责徐玉玉没有基本的金融常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是不恰当的:这是她人生第一次处理这么多钱,也是第一次使用这些卡。同样,嘲讽女博士对学术过于上心、脱离社会、情商太低,也是有失偏颇的说法。

  事件发生后,网友竟开始关注到被骗者身份上。

  “还女博士呢,这么傻,没社交没常识啊!爷虽然没你学历高也没你有钱但我比你机智啊!”

  “果然是女博士啊!”

  “女博士”“泡十年实验室”,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别人没拿到博士学位的也不是照样被骗钱?而且人家博士就博士吧非要强调“女”,似乎有人又想将相夫教子妇女那一套拿出来讲。

  有一句毒鸡汤叫做你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因为受害人的博士身份我们就嘲笑她没有社会技能,然而如果把受害者身份换一下,却出现似曾相识的新闻:空巢老人遇到电信诈骗,请问我们还怎么求这类人群更新观念,改变自己?

  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其实更应该责备的不是这个女博士,而是那些诈骗者,这位女博士虽说少了很多社会经验,但“术业有专攻”,她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默默付出,为科研事业献身,这些都是值得尊敬的,社会上常常犯的一种错误就是过多的谴责了好人而那些真正该被谴责的人却侥幸没有被卷入舆论中。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关于

“女博士被骗85万”:别总揪“女博士”三个字不放

相关信息
  • 肯定级别:
    • 肯定级别5分
    • 1
    • 2
    • 3
    • 4
    • 5
    评论者:  登录   游客
  • 提示:计算输入长度时包括格式代码。
    /800
  • 验证码: 验证码  
登录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
业务流程
支付方式
快速链接
常见问题
服务与支持
咨询热线:0532-88781131 15166683288 13963906391
[YPS大型行业门户网站系统] 打造中国第一行业门户,助您问鼎行业巅峰!
未经授权禁止抄袭、镜像本站.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2012
yps.yuhou.cn
[ YPS行业综合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