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批“自梳女”与旧时代的女权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8-01-23
浏览:
329
字号:T|T
摘要:中国晚清岭南地区有这样一批特殊的女性,她们终生不嫁、独身终老,为了和留着长辫子的未婚女人区别开,她们把头发盘起,自行束髻,于是被称为“自梳女”,死后也被称为“净女”。许多这样的女人住在一起,结成金兰姐妹,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相互依赖而生活下去。电影《自梳》里的“自梳情”97年,香港导演张之亮拍过一部电影《自梳》,由刘嘉玲和杨采妮主演,电影将“自梳”的旧时代女性精神拍得十分婉转和美丽。40年代的广东…
中国晚清岭南地区有这样一批特殊的女性,她们终生不嫁、独身终老,为了和留着长辫子的未婚女人区别开,她们把头发盘起,自行束髻,于是被称为“自梳女”,死后也被称为“净女”。许多这样的女人住在一起,结成金兰姐妹,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相互依赖而生活下去。
电影《自梳》里的“自梳情”
97年,香港导演张之亮拍过一部电影《自梳》,由刘嘉玲和杨采妮主演,电影将“自梳”的旧时代女性精神拍得十分婉转和美丽。
40年代的广东顺德,女子还生活在男权制的枷锁下。年轻的意欢(杨采妮饰)被父亲卖于地主,她宁死不从,被途经路过的好心人,杏花楼妓女玉环(刘嘉玲饰)救下。
玉环是当地织布厂厂主陈耀宗的八姨太,与其他太太明争暗斗不断,却将意欢认为知己,二人无话不谈。
意欢与青梅竹马的恋人两情相悦却难成眷属。而玉环亦被丈夫出卖,成为军阀谈生意的玩物,愤怒之下,她离开了陈家。而意欢对玉环依旧不离不弃。
玉环的嫁入豪门却遭丈夫出卖,意欢对男子的痴心托予、怀孕、被驱逐,两位女子受尽封建男权社会的压迫,却试图去寻去自我,她们转身一挥手告别旧时代的封建伦理,风情万种,又无比坚韧。她们在看尽虚伪冷漠的男权婚姻后,依然试图去寻找真爱,内心的赤诚如火。
电影中除了十分隐晦的情感,这种自梳女的纯真善良和历经沧桑的风情,至今仍在许多观众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广州小岛上的最后一批自梳女
据广州日报报道,直到今天,中国最后一批自梳女还有13位,她们一起生活在广州番禺区南亭村的一个小岛上,均已八十以上高龄,有的已近百岁,多为独居孤寡长者。
这个岛上有一块“梳起石”,据传,新中国成立前南亭村的“自梳女”会乘船登岛,在姐妹的帮助下完成“梳起”仪式。梳起唔嫁,矢志一生。
在和记者谈到“有没有后悔自己当初选择做自梳女”时,其中的关姨姐妹都大笑,感慨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么好的生活就不梳起了。但更多的自梳女表示从未后悔这个决定,因为她们这一生是自由的。
自梳女与旧时代的女权
自梳女是一种被封建迫害的结果,选择自梳的女孩子多是不甘愿被包办婚姻捆缚、无法忍受丈夫欺凌、婆家的欺辱,还有的是身世凄苦、家中贫困,作为长女主动承担起养育弟妹的责任,和家中男性一样外出务工、下田耕地来养活家庭。
她们承受着封建时代对女性的压迫,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只能自给自足、互相取暖,强迫自己去做男人干的活,去换取正常、健康的生活。
所以,自梳女大多出现在晚期时期蚕丝业发到的珠三角,她们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与姐妹一同住在姑婆堂,相互依偎、相互照顾。到了到民国时期,她们走得更远。她们离乡背井,远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
大多自梳女大多没什么文化,外出务工只有做厨师、保姆、清洁工等工作。香港摄影师唐景锋曾谈及自己家里的保姆颜姐,她终生未嫁,在他家做保姆做了近40年。他决定把保姆的故事做成艺术作品。今年,“颜姐”作品在连州国际摄影节摘得大奖。
旧时代的自梳女,在恶劣的封建环境下,勇敢地选择了与世俗相反的道路,不惧人言,坚定地朝着自己选择道路前行,要告诉世人:婚姻绝不是女人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