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还债养家嫁与尘肺病人的她们在与命运博弈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8-02-05
浏览:
481
字号:T|T
摘要:“救命于水火”、“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是大爱清尘公益组织在救助“尘肺农民兄弟”时秉持的朴素信念。2018年1月30日,由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的新年茶话会在北京举办。右一: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尘肺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不容易的,如今,也依然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身患尘肺病就意味着“跪着死去”“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
“救命于水火”、“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这是大爱清尘公益组织在救助“尘肺农民兄弟”时秉持的朴素信念。2018年1月30日,由大爱清尘公益组织的新年茶话会在北京举办。
右一: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
“尘肺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不容易的,如今,也依然有很多人并不了解。
身患尘肺病就意味着“跪着死去”
“尘肺的规范名称是肺尘埃沉着病,该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瘢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过去,人们提起尘肺病人时,想到的更多是大城市务工人员,是工人,但是很少能把农民和尘肺病联系在一起,并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注。
大爱清尘创始人王克勤在茶话会上分享:居住在贫困农村的农民,他们谋生途径有限,很多青壮年男性为了挣钱来到煤矿、木矿等矿场工作,但那里的环境非常恶劣,生产性粉尘严重超标,在那里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患有尘肺病。在河南一个不足500人的村庄,有100人患有尘肺病。
调查记者胡国庆也长期关注尘肺病人,并对尘肺病家庭进行过多次探访。他介绍,身患尘肺病,就意味着“跪着死去”。因为肺部严重硬化,尘肺病人无法正常活动,只有跪着,才能稍微舒缓一些肺部不适引发的窒息感。尘肺病人必须长期输氧,但购买制氧机和输氧的费用又是他们难以承担的。出于无奈,一些尘肺病人为了医药费继续到矿上工作,以求眼下的生存,而另一些病人则无奈自杀,彻底地摆脱病痛地折磨。“一个大老爷们,什么都干不了,活着就是个累赘。”这是一位在诊所治病的尘肺病人忍着剧烈的咳嗽从嗓子里挤出的话。
调查记者胡国庆
面对尘肺病丈夫她们无所适从
胡国庆还为大家介绍,一旦患上尘肺病,不但对病人本人意味着终身的灾难,对尘肺病人的家庭,也就意味着终身与贫困结伴。尤其是尘肺病人的妻子,她们的生活尤为艰难。
一方面,她们都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她们要努力挣钱,承担起家庭日常开销费用、孩子上学花销,以及丈夫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她们也面临着情感和生活上考验,由于尘肺病人的身体情况,很多尘肺病妻子近乎十几年无夫妻生活。有些妻子难以承受生活的重压,选择离家出走;也有的妻子拼死支撑家庭,但是心力交瘁。
河南42岁的郭秀芹先后嫁给三任丈夫,前两任均死于尘肺病,第三任丈夫,在两人确定关系后也被确诊为尘肺病。
还有很多尘肺病妻子,年纪轻轻便开始守寡。38岁的樊季花在丈夫死后便一直守寡,虽然丈夫临终前多次劝说她改嫁,但是为了孩子,她坚持单身。
当然,也有一些尘肺病妻子选择离家出走,丢下丈夫和孩子。但是,胡国庆介绍,面对这些尘肺病妻子,你很难用道德准则去评价她,因为如果你亲眼见过尘肺病家庭的生存现状,你就会明白她们内心的挣扎。
为尘肺妈妈撑起家
由于贫困农村的农民本身就是社会相对弱势的群体,患有尘肺病的农民就更加是弱势中的弱势。他们没有能力发声,也很难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
经过大爱清尘和社会其他力量一起持续多年的努力,2017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的有关“尘肺病”、“农民工”等关键词的公共政策多达近30条,几乎是2011年以来出台所有相关尘肺农民工政策的总和。这也是国家政策首次将“尘肺病”和“农民工”联系在一起。
为救助尘肺病农民,大爱清尘公益基础工作开始展开多方面救援工作,通过建立、整合尘肺病患者数据,对需要帮助的尘肺农民展开救助,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和希望。经过多年的救助公益实践,大爱清尘意识到,仅仅靠救助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这些苦苦支撑的尘肺妈妈,帮助她们创业才对尘肺农民家庭赋能的长久之计。
从2012年开始,大爱清尘公益便动员尘肺病农民进行自我造血与创业尝试,2017年大爱清尘开启了“帮尘肺妈妈撑起家”项目,为10个贫困的尘肺农民家庭带来创业帮扶,在帮助尘肺家庭女性这个领域进行了初步尝试,为未来全方位帮助尘肺家庭奠定了基础。此外,大爱清尘还联合社会力量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等专项工作,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尘肺农民家庭脱贫。
“救命于水火”、“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对于弱势中的弱势群体,我们的一份传播,或许就给他们及他们背后的妻子创造了一份生机。
关于
守寡还债养家嫁与尘肺病人的她们在与命运博弈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