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顾客去生产车间基地参观 产地游升温

与旅行社张贴的各种休闲旅游路线不同,越来越多的商家把顾客请到了生产车间或者种植基地参观。业内人士称,“产地游”这种非主流路线的兴起是与商品频频被曝质量问题有关。

超市主动联系供应商

上周六,世纪联华组织VIP客户团代表来到养乐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嘉定工厂参观。参观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目睹养乐多乳酸饮料的生产和包装全程。“到过生产现场后对产品的质量更加放心了。”一位参观者说希望能多参加类似活动。

“产地游的活动,我们已经连续组织过好几年,很受顾客喜欢。”世纪联华企划部石凌说,近两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曝光率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消费积极性,所以超市也更加主动地联系“靠得牢”的厂家组织参观产(基)地。

华润万家传讯部黄微微透露公司正在策划相关的活动,主要选择去民生品的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从原料进货、生产加工、检测到产品出厂进行透明展示,最后还会邀请顾客品尝。

食品类基地最热门

从世纪联华近年来组织的产地游情况统计看,食品类路线最热门,而且供应商的配合最积极。

多家超市负责人表示,食品安全问题是目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消费者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只要某一单品传出质量问题,哪怕是发生地是在国外也会在短期内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一家超市门店的负责人说。

除了参观食品的生产加工车间外,世纪联华还组织过农产品基地采摘活动,比如去奉化采水蜜桃、塘栖采枇杷等。产地区域的选择上,超市都倾向于省内短途路线。“跑得远就担心顾客安全问题,因为参与的人群中一般是老年人居多,另外也是出于费用考虑。”同样着手策划产地游活动的乐购超市庆春店则表示首选杭州本地企业。

一种拉动销售的有效手段

杭州金鱼营销公司前段时间也曾邀请过一些消费者前往生产车间参观。“在许多杭州人印象中,金鱼洗衣机已经淡出了他们的视线,但是这一趟参观又让他们重新认识了金鱼这个品牌和产品。”该公司商务科的张小姐说,产地游原本只是他们营销活动中的一个小活动,但是效果却非常好,甚至还有人现场就想下单购买。

浙江财经学院市场营销学博士陈颖认为,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讲,消费者在满足生理需求后进而会产生安全需求,产地游可以提供的直观体验正好可以满足他们对于安全的需求。“站在厂家的角度来看,产地游又能拉动他们与终端顾客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陈颖博士分析说,在广告、公关、人员销售、销售途径四种促销方式中人员销售是最有效果的,而产地游能将厂家、商家和消费者三者直接面对面交流,有利于厂家主动营销。

对于产地游的兴起,有消费者则持怀疑态度。“毕竟我们不是检验专家,只是看现场的表象如何断定其真实的安全性。”在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高先生认为,商家在组织前一定要确认产品安全可靠,不能只是做一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