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0人参加“一天不用表情符号”活动:生活都艰难许多

  星期二晚上,我发起了一个实验:24小时内,不使用任何表情符号,看看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4小时后,我情绪复杂地完成了这份实验报告。

  我收到了20多万字的体验报告,有至少5307人留言参加了这次实验,很多人邀请朋友一起参加,很多人因为太高调被朋友们调戏了24小时…其中,超过30%的人失败了,大部分人失败的原因是习惯,比如“没留意”、“没忍住”;而成功坚持了24小时的人,一半以上觉得煎熬难忍,“尴尬”是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原因,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化解;也有大约1/3的人认为只用文字交流很有意思,对话更认真了。

  这是一件小事,很高兴这么多人认真地参与,并一起重新思考了互联网年代的“说话的仪式感”。

  我从读者们的实验报告中挑出一些。其中有灰溜溜的失败报告,有伤痕累累的成功报告,也有人因为不使用表情符号,而意识到男朋友原来一直在敷衍自己……

  但这5307人的集体实验结果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大家活得并不愉快——很多人担心自己被误解,担心自己不亲切、不合群,不断琢磨对方语气,怕别人认为自己冷漠和高傲。

  比如,一个做销售的女孩儿,加入了一个有很多新客户的微信群,因为不能发表情符号,担心大家觉得自己高冷,只好默不作声。

  没有人是强势的:大多数人在交流中处于弱势地位,殚精竭虑,互相揣摩。人们用最热切的表情符号交流,心里却惴惴不安。所以,表情符号是一种示好,一种示弱。它的存在的确有必要,却并没解决真正的问题。

  “24小时不使用表情符号”体验报告

  超过30%的人失败了,因为“惯性”

  @。

  她说,你今天说话怎么我都听不懂。

  @澈。

  我只坚持了21小时没用表情符号,到今天早起的时候,习惯打败了契约。

  @以太

  24小时不用表情挑战失败。挑战时间:08:00—13:10。

  @一道闪钿

  报告,失败!我自己发了表情都不知道

  所以,不用表情基本告别聊天了

  @惯性

  很明显我失败了。在距离成功的3.2个小时前手一滑就没了!看来表情真的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感谢这次实验,我失败了,对不起!

  @mm

  失败了,完全记不住。

  @Silvia孟孟孟雨晨

  坚持了13个小时,最后发了一个

  结束实验。

  @卷耳

  一下子遇到尴尬的情况……下意识就发出去了。

  @张童

  24小时不使用表情包挑战失败。刚开始信心满满所有的表情都用文字表达,如“哈哈哈哈哈哈”和“微笑”替代,每次要用表情包时都会克制自己。4小时后,防不胜防,当一个很久没聊天的朋友来找我说话时,一言不合就斗图…一波表情包结束后意识到破功了。

  只有5%的人觉得,缺少表情符号,有些意思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Teddy

  一天过去了,说句最直观的感受,没有表情符号没办法和女朋友对话,很多平时用的段子和梗都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很难,为了不让女朋友发现我的问题我放弃了。实验以失败告终。

  @枉格

  来汇报实验结果,很遗憾挑战失败哈哈哈。昨天还信誓旦旦一定可以做到24小时不用emoji。失败的原因是,今晚我要从厦门飞悉尼,现在正坐在候机厅里,爸爸妈妈在微信里再次和我告别,发了抱抱的表情,我也回复了抱抱。可是我们在分别的时候却没有真正的拥抱一下,于是这个抱抱的表情取代了临别时的相拥,但似乎也让双方找回了一点安慰。

  emoji于我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它杀死了一些仪式感,也创建了另一些仪式感。一方面,表情取代了一个真正的拥抱,另一方面,特定的emoji在特定的人身上有特定的意义,这种特定的意义在关系淡去之后会形成特定的仪式感,在再次使用时牵出这个特定的人和特定的过去。

  @Lay

  24小时不用表情,你会发现你的话多了!

  @侧耳倾听

  一天没用表情,很不适应,怕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多发了很多话。

  超过50%的人觉得太难了,被提到次数最多的原因是:尴尬

  @林数学

  我失败了。原因是,除了表情我不知道该发什么,又不能不回。

  @Voleuse.dai

  坚持了半天。突然加了小学同学的QQ,本来就多年不联系,不用表情符号怕人家以为我是变态,有点略尴尬。

  @Sailor

  这一天下来,没有表情符号,感觉生活变的艰难了许多。

  这24h的第一个小时里我把微信的聊天背景换成了“不用表情”四个字;接下来的第二个第六个小时里我分别邀请朋友们一起参加,让他们监督我;第十五个小时,其中一个朋友没忍住发了一个表情又撤回。

  没有表情的对话真的要斟酌良久,这样说是不是会严肃?那样讲会不会产生误会?所以很多次对话,我都会再加上一句“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大哭的表情”“一个撇嘴的表情”来直观的告诉对方我的感受或者态度。

  发送表情符号更像是快速分享一个当时的自己给对方,喜怒哀乐全都直观的展示出来。在某种层面上,emoji的出现让人们变懒,懒得遣词造句懒得思考。可是,有谁会不为快速便捷不呆板买单呢?

  一个个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展示心情状态的表情,真的让聊天变得轻松愉悦,看见娇羞脸红的表情,我也会想,这一刻有点儿害羞的你,真可爱。我想,于我而言,可能,戒掉emoji,像戒烟。即使我不抽烟。

  @萌萌

  我准备提前结束24小时。没有表情包我都变成括号了。

  @吕亭

  24小时不用表情符号,成功!刚开始多少次我都觉得这还怎么聊天,他能听得出我在开玩笑吗?她不会觉得我生气了吧。诶,我为什么那么害怕别人以为我生气了?!我才发现自己如此关注别人的情绪而忽略了自己。于是,我开始用心去描述自己的心情,比如,我太惊讶了,比如,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扔来一陀鼻屎。但对于不想聊下去的人,本来一个表情可以解决的问题,还得要打字,实在是费时费力啊。

  @倪慢

  不用表情的24小时,感觉最难受的是自己,尤其在有事情麻烦别人的时候,文字真的很难化解尴尬,减少麻烦别人时特别不好意思的感觉。不过对于和很亲近的人聊天,影响似乎不大,因为不用那么累地去营造一种很轻松的氛围啊……

  @筱女子

  试了下,坚持了几个小时后,在我姑给我介绍的男青年那破功了。因为他感觉我们的关系应该是比较亲密,一个人在那边吧啦吧啦说一堆,还抛出一些让我无法回答的问题,这个时候只能用表情解决啊!然后就没然后了。

  @Fanny

  24小时不使用表情符号完成了。嗯,确实有一点不一样,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由于我是一名“安守本分”的全职妈妈(此处应该有偷笑表情),没有太多的社交关系,所以,不使用表情符号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装嫩耍俏皮了。嗯,就是不能再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时候显得更“活泼可爱”了(此处应该有呲牙表情)。不能用表情的话,话都不能随便说了啊!平常给朋友安慰可能很容易就抛出一个拥抱,表达喜爱就丢出一个亲亲……现在……要搞点暧昧都不成啦(此处应该有大哭表情)

  @刘玉卿

  在参与这个实验之前,我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如此艰难——我原以为我已经不太依赖表情符号了。不能用表情符号之后,我很快发现,我用表情符号无非是为了两个目的:表达友善和表达某种情绪。

  前者出现在不太熟的人之间,我总是害怕发过去一句不带表情的话,会让对方觉得我很冷漠,因此,在这24小时中,我比平常更多的使用“哈哈”、“呢”,试图不用表情也能表达友善(对,我总想让所有人喜欢我);后者出现在比较亲近的人之间,开心的时候郁闷的时候不屑的时候,用表情可以很容易就让情绪更生动更轻松吧。对比两种用途谁更难戒,我觉得还是后者。

  @精灵夭夭

  用了文字,心里觉得不怎么踏实,担心对方会觉得自己语气显得生硬疏离。个人觉得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社会关系比从前更复杂了吧,人人都在努力维持一种和谐的交往关系,所以有些时候表情符号似乎成为一种变相的社交润滑剂。特别亲密和特别疏远的关系除外。

  @马然

  24小时没使用表情包,感觉并不好。使用表情包对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我用表情包的时候,并不是为了简便或者敷衍,而是觉得它更能表达情绪传递感情,所以这24小时,对话交流感觉都有点生硬。

  还有30%的人尝试认真地用文字交流,并享受这个认真的过程

  @Ireeena

  10h:无数次点开表情栏又关掉。

  12h:没有表情总觉得少了什么,难以在字里行间表达情感,干巴巴的公事公办。

  12h30min:总担心自己词不达意、看起来不够热情,每句话都要斟酌修改二、三遍,纠结良久才敢发送。

  13h:回绝同事邀约吃饭的时候克制不住发了表情,不发担心会被误会。

  18h:回顾了自己的聊天记录,发现不仅界面无比的整洁,而且句句都是干货,显得特别实诚。

  20h:我不发表情别人也发的少,很少感到被敷衍。

  22h:开始喜欢上这种少发表情的感觉。

  发表情影响最大的是熟人。看起来聊了很多条记录,但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只是为了不让联系断掉。不用表情包,我和大部分同伴的话题都比以前深入。

  为了释放善意和热情,不能避免去发表情。我意识到自己不喜欢为了聊天而聊天,因为不喜欢敷衍和被敷衍。其实大多数这样的行为,都是怕孤独。

  @王小鱼Winnie

  24小时不用表情符号,很奇怪,情绪竟然变得稳定了,没有那么多大起大落,而且感觉对话认真感强烈了。

  @王贇祺

  强迫实验不用符号的24小时,我不得不翻出了复古的语气词,各类标点符号。

  @安仔的小喵

  来提交报告。两点感触:一、虽然下意识刻意不去用表情,但其实不用真没什么,打字更干脆了,不用考虑后面加什么表情合适,不加也合适;二、没有表情觉得过得更真,纯粹,就像当年的一张张邮票。(看,这段话不加表情多合适)

  @春风化雨

  36个小时,手癌发过一个。不用表情,正经了很多,沟通更用心。字斟句酌的过程,也是确认自己情绪情感的过程,对对方,对自己,都没那么敷衍了。

  @理

  频繁使用娱乐式的夸张悲喜的表情包,让我觉得自己的一些言行仿佛是在表演,故意逗什么人发笑一般。我不喜欢这样。撤掉表情包让我更注重文字表达。我喜欢这样。

  @W

  不使用表情符号的24小时,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表达比原来更有质感耶。哈哈,有趣的是,并没有人发现我昨天没有使用任何表情符号呢。

  @雅玉

  24小时不用表情并没有像本来想象的那样需要很大克制、给聊天带来很多不方便,没有了搞笑的表情包聊天也还是很有趣。有个有意思的发现:在我不用表情之后和我聊天的人也莫名减少了打表情甚至不知不觉也不使用表情了,连对方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惣右介

  不用表情符号的话,就要用更多的文字去说明,不过呢,这样好像也更利于谈话进行下去。有时候,你发了一个表情符号,对方可能就不知道怎么回复,然后谈话就就此终止了。

  @樟

  二十四小时没有使用表情符号。之前也和一个天天交谈的人试过一阵,为了不使表达模糊化吧。表情符号可以达到一种易得的“融洽”,但也可以成为敷衍的托词。今天让我觉得表情包那些我还是不用为妙,我更喜欢试图精确表达自己的努力。所以我删掉了所有的表情包。也希望别人和我在网络上交谈能感受到“见字如晤”。

  @fg91

  经过斟酌的语言胜过暧昧不清的零落表情。何况微信的语音更直接表现了你的情绪呢。

  有5%的人表示,终于结束了,快让我回去发表情吧

  @熊猫

  昨天早晨看到这篇,到现在刚好24小时。这24个小时里在北京被暴雨淋透,要坐的火车停运,返回家里的路被淹,但是我却不能用表情表达我的愤怒……真的非常不爽。

  @我也是醉了

  现在觉得,表情真是个伟大的发明!!

  @噹哩个丹

  #24小时不用表情符号#时间:20日上午9:30-次日同时,刚开始的4个小时表示非常不适应,特别是和同事沟通过程中他人一直用表情符号表示友好,而我只有小波浪,随后算是一种中度违规,因为使用了文字话的表情【微笑呵呵脸emoji】【眼眶含泪卖萌脸emoji】【前仰后合大笑脸】【姚明尴尬笑.jpg】……

  随着时间推进【胜利手】运用越来越娴熟表情符号确实让这个世界的沟通变得短平快,虽然确实降低了遣词造句能力和耐心,但也因为它的高效,还是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在这24小时只是试图在这个汹涌向前的浪潮中停下来,并且回头看一眼,然后继续马不停蹄的追上同伴愉快斗图。

  @薏仁妹纸

  不我做不到!寡言内敛严肃认真的男朋友好不容易在我的教导之下熟练使用各种我喜欢的超萌微信表情,并且不再用错语境,太有反差萌了!我才不要停止跟他使用表情包呢!

  @乔木笙歌

  幸好只有24小时,今早封印一解开,我就用表情包轰炸了昨天欺负我不能发表情的小婊砸。

  @孙玥&Kashitaro

  表情实验结束,最大的感受就是,我还想发表情,我还能发!

  只有几个人表示没什么影响,还有人分享了24小时不使用手机的乐趣

  @Mignon

  实验报告:24小时坚持不用表情符号之后,说实话没太大改变,除了不用再纠结我到底选哪个emoji比较恰当。

  @陈煜

  我24小时都不和人网聊,何来用符号。

  @柏林少女

  24小时不接触任何社交软件都没问题。跟家里的猫能玩一天。

  @雪原

  临近24小时了,其實也不算难忍的,就是算有些强迫。

  @何康妮

  24小时不发表情,一切正常。

  @AAA老冰棍

  昨天还是偶尔会发表情,因为没有刻意为难自己,今天全城大雨,大家处于一种热闹的心态和群聊的交流中,聊了一会后,我便收起了手机,因为一个哥们儿被困在了和平西路,我开车越野去接他,然后一起抽烟,中午又约了几个哥们一起开车去喝酒,喝完酒回到一个哥们家看电影喝茶,下午不约而同都不去上班了,开车去4s店看车,傍晚又一起去吃饭。

  难能可贵的无所事事的群居时刻,充实有劲儿,回家后还处在孤单的情绪中,手机并不能填补这种情绪,更别提什么表情了。一天都忘记了手机,这种感觉,就是,你掉进一片森林里,没有着急打电话给任何人,而是自己在森林里玩了一整天。

  微信公众号:新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