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逢腊八:地寒然粥暖

  今天小寒节气,恰逢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我国传统腊八节。

  “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十二月初时,大地寒气尚小,直到月中时,寒气增大,天气更为寒冷。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许多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上图软媒时间截图,2017年1月5日,腊八节,亦是小寒节气。

  小寒节气,重度霾覆盖南北

  今天,北方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南方安徽、江苏、湖南、江西及四川盆地等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中重度霾天气。

  YPS行业门户系统建议网友朋友们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并记得佩戴防霾口罩,采取防护措施,同时注意交通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为减排出一份力。

  腊八节

  多年不遇小寒逢腊八,YPS行业门户系统先和大家聊聊腊八节的那些事。

  历史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就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仪式,以祈求丰收吉祥。

  夏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为“清祀”;周代称为“大蜡”;先秦时代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后由于佛教的介入,南北朝时期才开始定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相沿成俗。

  传统习俗

  祭祀:敬拜神佛,祭祀先祖,欢庆丰收是腊八节的主旋律,除此之外还有悼念亡国将士、寄托哀思的习俗。

  吃腊八粥:腊八节当然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一传统最早始于宋代,人们在这一天熬煮品尝腊八粥。

  年味渐浓:许多家庭从腊八这一天开始忙于春节,采购年货,张贴春联年画等。

  腊八粥哪家强?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最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桂圆、葡萄、花生等……不下20种。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腊八节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芡实、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腊八节不限于腊八粥

  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用糖、醋将蒜瓣泡在密封的瓶子里,慢慢地,蒜就会变绿,如同翡翠碧玉。

  腊八豆腐: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这种豆腐就是“腊八豆腐”。

  腊八面: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红豆、韭叶面为原料腊八面。

  小寒饮食

  南京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重视,但随着时代变迁,现已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广东人很讲究食疗。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

  小寒逢腊八,这样养生

  食补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寒冷的节气也就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在小寒节气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温性的牛羊肉、韭菜、南瓜等,热性的辣椒、肉桂、花椒等。所以小寒节气是吃麻辣火锅和红焖羊肉的好时节。

  当然今天也可以制作一些添加猪肉丁与青菜的皮蛋瘦肉粥,温暖的粥品一定会给你的身体带来充足的能量。

  不盲目进补

  虽然小寒是进步的好时节,但进补并非是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

  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滋补分四类,针对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补阴,阳虚补阳。

  适度锻炼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

  但是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最后,YPS行业门户系统温馨提示,近日雾霾天气严重,气温偏低,网友朋友们出门前不要忘记看看天气预报,及时增添衣物,佩戴口罩,腊八节也不要忘记和家人一起分享温暖的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