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人造肉”,传统肉类生产巨头转型卖“蛋白质”

  据美国农业局预测,美国于2018年消耗的肉食将刷新2004年的记录,成为史上消耗肉类食品最多的一年。

  (图自Bloomberg)

  当美国人大口吃肉的时候,各大传统肉品生产商却在逐渐向硅谷各种“人造肉”企业进行投资。

  近日,全球第二大肉品生厂商泰森食品(Tyson)宣布,泰森投资公司入股硅谷始创公司MemphisMeats,双方没有公告具体交易金额。

  正如爱范儿此前介绍,硅谷制作“人造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植物作为原料,尽可能地模仿真正肉类的味道和营养成分的“素肉”,BeyondMeat和ImpossibleFoods都是这类别的代表企业。此前,泰森也曾在2016年买入BeyondMeat的5%股份。

  (ImpossibleFoods汉堡肉,图自QZ)

  而第二种方式则和科幻小说情节更相似,用真正的动物细胞来进行培养,“种”出可食用的肉制品,代表企业就是泰森这次投资的MemphisMeats。

  (MemphisMeats生产的鸭肉,图自BusinessInsider)

  而在泰森之前,这家公司已获得来自BillGates、维珍集团创始人RichardBranson、全球最大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嘉吉(Cargill)的投资。

  2017年年初,MemphisMeats邀请了不少消费者对公司生产的鸡肉和鸭肉进行品尝,不少人都表示“很好吃,和真的鸡肉没什么太大的不一样。”

  目前,MemphisMeats商业化的最大问题还是降低产品成本。据外媒报道,2017年6月,MemphisMeats生产鸡肉的成本约为6000美元/磅,离商业化还有很远距离。

  据MemphisMeats预计,公司将在2021年将产品优化至可供商业销售,而泰森这次投入的资金,也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

  传统食品业的“无肉”运动

  (图自Fastcompany)

  在刚过去的2017年,不少传统食品企业都开始将资本投入“替代肉”产品行业。

  BeyondMeat在去年获得5500万美元投资,资金方包括泰森食品公司。

  雀巢收购生产素食培根、火腿等产品的SweetEarthFoods、加拿大肉制品公司MapleLeafFoods则收购了出品素食热狗等产品的Lightlife,而沃尔玛也在寻求更多的素食类产品。

  植物蛋白类产品是零售行业中其中一个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别。虽然消费者仍然在吃肉,但他们也在寻找额外的蛋白质来源选择,而植物蛋白则是很自然的选择。

  MapleLeafFoods的替代蛋白业务总裁DanCurtin说道。

  投资了BeyondMeat和MemphisMeats的泰森食品公司更是直接将自己称为“蛋白质公司”,并预测在25年后,20%的肉类将被“无肉”类产品替代,他们将这类产品看作公司产品类别的补充,而不是竞争对象。

  (图自QZ)

  同样投资了MemphisMeats的嘉吉公司(Cargill)则更极端,他们于去年4月就出售了公司所有用于养殖牛的资产,改为从合作伙伴购入原材料,以积聚更多资金投资基于植物原料的“肉类”产品。

  与此同时,肉类工业名人堂的主席则认为这类替代品是行业最大的挑战,而这些一轮又一轮的投资,意味着“好几家公司如今终于有钱去做真正的研究,以生产味道越来越像真肉的替代产品了。”

  (图自Rodale’sOrganicLife)

  过去几年来,美国的植物类乳制品的整体市场份额已经增长至9%-10%,侵蚀了牛奶类乳制品的市场份额。

  在各大传统食品公司和类似沃尔玛、BigFood等巨型零售商的推动下,谁也说不定,目前只占美国市场总体份额1%的“无肉”产品,是否也会获得如植物类乳制品一般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