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无聊的一届CES?听听前方记者是怎么说的

  又一年CES结束了,但是关于它的讨论却远没有结束。

  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消费展,每一年这里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今年参加CES的人数更是突破了18万人次,作为已经是CES老司机的我们来说,展会前一天还免费的停车场在展会当天涨到40美金就是热度不减的最好证明。

  但今年却有不少人觉得它「不如以往」,在全球科技业「寒冬」来临之下,即便依然有四千多家厂商参展,但无论是最新的产品,又或者是可能出现在未来的技术,都没有太多让大家尖叫或惊喜的地方。要不就是过去展示过的产品,要不就是已经在新闻上听说过的内容,难怪有人会觉得「无聊」。

  但真的是这样吗?在赌博和看秀之外,已经举办到第52届的CES真的没有体现出科技的活力吗?

  在三天逛展、深入访谈后,我们看到的并不只是无聊,而是「无聊」背后隐藏起来的东西。无论是趋于冷静的自动驾驶技术,成为了必备要素的AI语音助手,以及越来越多的5G终端......这次CES我们仍旧有不少收获和体验,不妨来听一听我们的看法。

  少了噱头,更加务实

  本段作者:Rubberso,极客之选主编,第四次参加CES

  今年CES确实少了一些新概念和噱头产品,我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务实」的消费电子展。

  最近两年,英伟达的展前发布会已经成为了CES重要的「开场大戏」,黄仁勋会通过富有激情的演讲展示英伟达在AI领域的野心。但今年英伟达一反常态地「忽略」了自动驾驶、AI相关的内容,整场活动都围绕即将发售的显卡新品展开,而这样的务实的内容也成为了整个CES2019的基调。

  CES常常被视为科技领域的风向标,「前瞻性」成为参展者衡量一款产品、技术的重要指标。繁荣的背后,每年CES都能看到很多高开低走的产品——亮相时足够博眼球,但不久就销声匿迹了。今年CES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厂商们把更多量产产品摆到了台面上,现场可供体验的产品也变得更多了。LG的可卷曲电视是今年CES的一个明星,但LG特别强调了它不是概念产品,今年下半年就正式开售;索尼、三星等厂商都在CES上展出了8K电视,看似距离我们还很遥远,但厂商们都愿意提供一个详细的发售时间表……类似的例子今年CES还能找出很多。

  对于消费者来说,得知自己心仪的产品已经量产/即将量产绝对是值得开心的,但整个展会的惊喜度肯定会减少。看来在「寒冬」来临前,还是多卖货更为重要呀!

  今年CES的务实还体现在大家对于隐私安全的关注上。过去的一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在隐私问题上「翻了车」,苹果甚至在CES的主会场门口打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广告。当联网(控制app)、和AI语音助手成为越来越多硬件产品的基础配备时,消费者在新鲜期过后会迅速把注意力聚焦在产品的安全性上。今年CES在和一些智能家居厂商沟通时,他们会在介绍完产品参数后特别强调自己对于隐私问题的关注。有趣的是,大家在网络上的不安全感也延续到了物理世界,今年CES智能门锁/门铃等安防类的产品也更多了。

  往年参加CES,相信大部分从国内来的编辑/记者都有一种紧张感,或者说是一种「害怕错过」的心理。毕竟从大洋彼岸经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来到拉斯维加斯,大家都想尽可能地从CES上多捕捉一些信息。实际上,国内关于CES的报道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冠以「暴走」、「看遍」等标题的文章,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这种心理下的创作。今年不用刻意搜寻什么新概念,我反而更加享受CES展会本身,能够更加从容地体验一些产品,这样转变对我个人还是欣然接受的。

  从App控制到语音控制的大迁移

  本段作者:谁是大英雄,极客之选主笔,第二次参加CES

  当AI真正进入大家生活,口号和宣传反而不再那么泛滥。正因为这样的「润物细无声」,所以今年CES上在很多人看来有些无聊,但在我看来却找到了一些隐藏的乐趣。

  比如语音交互,在科大讯飞的尝试下,让看似见怪不怪的墨水屏电纸书变成了支持录音和实时转录的办公利器,再比如看起来普通的模块化机器人玩具,结合语音交互之后竟然也可以直接一两句话控制它的变形。这些都是在过去不容易实现,但如今却渐渐变得特别的地方。

  一个现象是,尽管今年无论Google还是亚马逊,在CES上的宣传规模相比过去都更大。但语音助手已经不再单纯以智能音箱的方式,而更确切的通过一个个和生活相关的产品展示出来。比如亚马逊收购的智能门铃,更多支持GoogleAssistant的电视机,甚至于只要和IoT相关产品,都能支持两家的语音助手。

  这其中的一个原因,首先和2018年智能音箱整体的飞速成长相关。根据亚马逊官方此前向媒体披露的数据,迄今为止亚马逊Alexa语音助手已经安装在超过1亿台设备上,而另一边Google则表示,包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电视等在内的各种GoogleAssistant设备出货达到了10亿台。而在另一边,国内经过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智能音箱的洗礼,也已经完成了智能家居的快速升级,这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完成家庭智能中心的转变。

  过去要用手机连接,用手机控制开关的智能产品,到今天已经变成通过手机初次连接,之后再次使用不再需要手机。甚至于有些连接已经不再需要手机,通过智能音箱语音操控就能实现连接,家庭控制中心的转变走到这一步,预示着智能家庭场景的构建已经来到新阶段,接下来的5G时代,保持设备在线、连接将成为那些野心勃勃的厂商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而或许这也是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令人期待的时代变化。

  大而全的CES:没了行业变革,大家想讲的都一样

  本段作者:SeaGreen,极客之选视频业务产品经理,第一次参加CES

  很难想象,我作为一个在数码圈子摸爬滚打近6年的「老」编辑,这是第一次参加CES展会,但恰恰因为看过了MWC、IFA和COMPUTEX之后你才会发现,追求大而全的CES对于行业来讲并没有那么具象的意义。

  CES在创立之初本身就没有产业上的界定,作为一个1967年便已经出现的展会,那时候人们对于电子的定义还很单一。但近几年各个行业的变革让人们更加注意到CES的存在。比如像是2016年令人印象深刻的自动驾驶的爆发,在那一年国内外厂商都在疯狂涌入CES的会场,无论是整车厂商还是自动驾驶的技术供应商都一股脑的展示着自家方案,要知道以往汽车厂商与CES技术无缘的。

  与此同时,AR/VR产业还处于最火爆的时刻,在CES上松下展出的基于AR应用的化妆镜也同样引人瞩目,或许这是近两年我个人对于CES印象最为深刻的两件事儿了。恰恰是这两件事儿,让我对CES产生了一些「误解」。

  而当CES2019我真正来到了之展会之后,谷歌、三星、索尼、尼康,这些大厂无疑是光鲜亮丽的,LVCC展馆门口要最低2个小时才能排到的谷歌互动游戏、全场无处不在的尼康手袋、三星「用钞票搭起来」的展台。CES2019关注度依然还在,CES官方给出数据是「展会总面积超过26万平方米,吸引了超过4,500家展商」。

  但冷静下来,CES2019真的有那么多引领行业变革的产品出现吗?在正式开展前的「CESUnveiled」活动上,我们并没有能看到很多足够惊喜的酷炫产品,从众多初创厂商之中也就「翻」出了两三个值得关注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仅仅是有些意思,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对于行业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同样是在开展前,各个大品牌都会集中的召开新品发布会,可能是因为官方规定大部分会议的时间都不超过45分钟,但这45分钟之内我们肯定能听到两个词——5G、自动驾驶(Automotive)。并且这两个词有时候是「纠缠」在一起的,因为5G才有了更多自动驾驶实现的可能,但对于一个从业者来说,5G在2019年或许依旧是概念,试商用并不能带来业务的普及,而自动驾驶也依旧是看得到却摸不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