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在B站学到了什么?

  几年前第一次上B站的时候,吸引我的是上面的动漫内容。当时正流行fate系列,首页都是粉丝们创作的MV视频。那时候逛B站的目的就是娱乐,看游戏视频、追番、追剧。几年过去了,B站依然是我每天停留时间最多的网站之一,不过目的不再只是娱乐,我还会在B站上找各种教程,看历史讲座、纪录片。

  B站已经成为了我的学习圣地。

  「我行我上」的学习氛围

  早期在B站聚集的都是二次元爱好者,一部分有能力的人出于兴趣,给喜欢的动漫制作各种粉丝向的视频。喜欢火影,把各种角色的忍术做成一个合集。喜欢fate,配上燃曲做一段MV向的视频。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制作视频的想法,有需求就有市场,视频剪辑教程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

  当时我被一部电影里的「枪斗术」吸引,到B站上搜索,发现相关的视频太少,于是萌生了自己制作的想法。刚好B站上有各种「30分钟学会Premiere」的速成教程,看完之后勉强算是学会了剪辑,然后就自己剪了一段集锦向的视频,在B站上的流量居然还不错。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都是这样踏上UP主之路的。

  有知名度的UP主多多少少都制作过一些教程类的视频,一方面是粉丝呼唤,一方面这类视频也容易有很高的流量。鬼畜视频流行起来后,调音、编曲类的教程大批出现,诸葛孔明、李云龙、孙悟空......同一个经典片段在创作者手中展现出千万种变化,B站形成了一种「我行我上」的学习氛围。

  Vlog流行起来后,B站上也聚集了一批Vloger。除了自己的日常更新,这些创作者还会推出一些「Vlog制作教程」,这类视频往往也最容易被B站推荐,获得不错的流量。后来B站还专门和几个知名的UP主合作,推出了UP主学园公开课,从选题、设备选择,到拍摄、剪辑,你可以找到所有需要的Vlog教程。

  这些资源正是B站成为学习圣地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人从观众变成UP主,从内容消费变为内容创作,然后壮大整个生态。

  多元文化吸引各路神仙

  我身边有一些根本不关注二次元的朋友,他们也在逛B站,甚至比我看得还多。有的在上面追星,看饭拍视频,有的喜欢历史,看一些视频化的原著解说。原因很简单,这里资源最多,还没有广告。

  这都要感谢B站的多元文化。国内的其它视频平台首页都被影视剧、综艺等娱乐化内容占据,其它类型的内容很少被推荐。相比之下,以二次元起家的B站反而成了最多元、最「正经」的视频平台。

  B站是国内最像YouTube的视频网站,它重视UGC内容,个人创作者的作品能在这里得到更多的曝光,多元的属性吸引了各领域的用户前来观看,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教程、公开课等内容。现在B站上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学习资料」,设计、编程、化妆、美食,甚至还有B站自制的纪录片。

  2018年9月,B站与探索频道(Discovery)达成合作,将一百多部纪录片搬上B站。这些「严肃内容」吸引了无数人来B站观摩学习,成为B站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B站还推出过自制纪录片《人生一串》,以接地气的烧烤为主题,配合逗趣的解说旁白,严肃的纪录片变得十分有趣。

  搬运内容占比不小

  有时候看到一个不错的国外视频,我会先在B站进行搜索,通常都能找到,这就要说起B站的搬运文化了。

  B站上有很多UP主自发上传YouTube的内容,有的为了流量直接搬运热门视频,有的会经过翻译配上字幕重新上传。这类内容在B站上占比并不小,可以说一开始就植根在B站的基因当中。这种行为让不方便观看外网,还有我这种英文不好的观众能够直接食用熟肉视频,不过同时也侵犯了原作者的利益。

  YouTube之所以能吸引大量个人创作者,一是有广告分成,可以给创作者带来收益,二是严厉的惩罚措施,保护创作者的版权,这两大法宝让YouTube成为个人创作者的沃土。B站对于优秀的创作者也给出了「创作激励」,不过在版权保护上显然还做得不够。想进一步壮大,这种搬运视频迟早得消失。

  在B站上学习各路知识,以后会成为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国内观众几乎没有其它选择。B站的UGC属性让这里变成了多元社区,同时又吸引更多的人,「学习」只是它的功能之一。B站还在视频之外增加了「专栏」这样的图文内容,并在首页力推,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多元,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