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腾应用生态发力中国长城布局上游
芯片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掌握芯片就是掌控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命脉。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研发企业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国产芯片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其中,尤以“飞腾”的表现最为抢眼,他不仅成功研发了世界上首款基于ARM架构的64核CPU,也是国产CUP企业中,唯一一个从高性能计算芯片(大)到桌面、嵌入式芯片(小)均能提供产品的企业。飞腾已成为国产芯片的主流代表之一。
国产CPU芯片迈进世界高端
天津飞腾是国产CPU芯片的领军企业,其产品多项指标已在各自对应的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指标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飞腾研发的FT-2000芯片是中国企业自主设计的第一款64核通用处理器,也是现阶段全球性能最高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在性能上可与Intel的E5服务器芯片持平,这是国产服务器芯片第一次在性能上追平Intel,也是在全球高端CPU的研发、生产上第一次有了中国的产品。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设计的核心关键技术,标志着我国国产高端芯片开始具备大批量产业化应用的能力。
据了解,目前飞腾CPU立足自主设计,主要在四大方面对标Intel的产品,包括高性能服务器CPU、通用服务器CPU、高能效桌面级CPU以及高端嵌入式CPU。同时,飞腾也获得了Arm的指令集架构授权,和华为海思一样,可以利用Arm的授权开发内核,而使性能得到最优化,并实现自主安全。
飞腾CPU应用生态不断完善
对于发展国产芯片而言,其制约不仅仅是技术,还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应用生态。Intel的CPU+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形成了Wintel的产业生态体系,在Wintel的平台上,有诸多软硬件厂商主动开发相关应用,共同构成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国产芯片想要普及,除了要提升产品性能,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国产芯片的应用生态。
目前而言,飞腾在国产芯中具有着相对更好的应用生态。据了解,当前已有400余家国内软硬件厂商联合构建了以飞腾CPU为核心的全自主生态系统,包括集成商/整机/ODM/软件等四大组成部分。目前基于飞腾的产品线已涵盖服务器、桌面PC、便携机、存储、网安设备、嵌入式板卡的6大类300余款产品,围绕飞腾的软件则多达千余种,拥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围绕飞腾芯片,国内软硬件厂商已经完成适配和产品业化研发。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生态,飞腾芯片都已明显已经走在了前列,为飞腾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链上、下游聚力合作
2019年8月26日,国内自主安全领域领军企业中国长城完成对天津飞腾35%的股权收购,成为天津飞腾的第一大股东。两大巨头的聚力合作,让无数人感到震惊。
业内人士表示,双方的合作,打造出了一个“芯片与硬件一体化平台”,构建起无可比拟的“芯片-整机”联合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长城可提前介入,同步展开芯片、部件、终端、解决方案等的联合研发,从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飞腾也可借助中国长城丰富的国产整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实施经验,更精准地把握用户真实的国产化应用需求,进一步提升自身芯片的设计质量。这种“CPU-整机”联合的核心竞争力是超越一个层级的,将大大缩短飞腾CPU系列化产品研发周期,增强CPU与BIOS、主板等整机软硬件联合设计能力和适配,并进一步提升飞腾芯片的设计质量,更好地满足国产化应用市场需求,在国内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中国长城正构建以飞腾(Phytium)CPU+麒麟(Kylin)OS为基础的“PK体系”生态圈。中国长城已建立了国内首家省级适配中心,并与中国软件、百度、金蝶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展开生态合作,完善PK体系应用。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中国长城可以通过适配合作将飞腾芯片的应用生态做的更好,使得飞腾芯片的主流化应用更具优势。同时,随着“PK体系”生态圈的发展壮大,将带来飞腾芯片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这也将为飞腾芯片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行业地位提供切实的助力。
芯片量产规模将迎来爆发增长
目前,飞腾芯片已成为国产自主安全主力芯片,与国内包括浪潮、中国长城、联想、紫光、航天科工在内的服务器厂商建立了紧密合作,并被包括麒麟云、阿里云和腾讯云在内的多家云服务厂商搭载,为党政办公系统、基础设施关键行业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平台、工业控制系统、金融、电力、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的国产化应用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2018年飞腾CPU服务器正式进入政府采购名录,这也是国产CPU服务器第一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随着自主安全应用推进加速,未来飞腾芯片量产规模也将进入爆发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天津飞腾实现营收约62,363.49万元,同比增长95.06%。业内人士指出,从供给侧看,飞腾芯片产能正在爬坡,未来芯片量产规模有望达到百万颗/年;从需求侧看,预计2020年开始,自主安全应用将进入爆发期。预计2019年天津飞腾营收将达到10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40亿元。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6531.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0.7%,远超世界的平均增速8.09%,说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相信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不久的将来,国产芯片终将会实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