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险能力护航复产联想深圳工厂“内功“深厚
经过一个多月的防控,新冠疫情蔓延势头已初步得到遏制。中金公司在报告中指出,相比起2003年的SARS,得益于此次采取隔离措施的时间更早,实施范围更大,从而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也会较短。接下来需要密切关注的,分别是逆周期政策措施以及国内复工的节奏。
在“中国速度”担当的前沿阵地,深圳正在上演制造业“攻防转换”的现实故事。联想深圳工厂即是其中的成功样本。从它的防疫复工日志中,可以看到中国为全球产业链尽快恢复做出的努力。
防疫复产两手抓
要确保工厂正常运行,防疫物资不可或缺。早在1月20日,联想深圳工厂的后勤团队就肩负起防疫物资的紧急采购工作,最终通过提前应对,联想深圳工厂自购超过上万口罩、24把额温枪、400公斤消毒水、2套自动测温仪,为复产储备了关键物资。
考验在法定春节假期不期而至。“1月29号晚上,我们收到信息,联想要承接防疫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生产,并定点交付给广东、湖北、四川和重庆等四个省市。第二天我们就开始各方面准备,一方面,走复工的政府审批流程;另一方面,迅速组建生产团队,希望用最精悍的团队最大化、最高效地支持这个订单的生产,小规模开工的所有员工都是留深人员,尽力确保工作现场的安全性。”厂长办公室负责人张柏芝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深圳工厂已经未雨绸缪,完成了人员返岗识别系统开发,并在1月29日当天投入使用,申报率可达99%,比深圳市信息申报系统快了7天。该系统使用身份证识别,能够让工厂防控小组及时了解员工每天的状况。
包含消毒、量体温在内的“入园五部曲”,产品线网格化管理,1000多人就餐不排队不聚集等安排,一系列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加持,深圳工厂有条不紊地筑牢了防疫基础。
2月5日,为支持武汉新型冠状肺炎防控指挥部所需防疫大数据平台的服务器,联想深圳工厂实现了130人的开工生产,涵盖了订单管理、生产计划物料管理、生产和发货等所有制造环节,并在5天之内交付第一批抗疫物资,产能甚至超过以往平均水平。
2月21日,深圳市市长陈如桂前往深圳工厂考察防疫复产工作,他的评价是:深圳工厂管理规范、防控有力、复工有序。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与其远程视频连线时表示,深圳工厂是联想在全国第一批复工的工厂,也是产能恢复最好的工厂。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率队考察联想深圳工厂防疫复产工作
风险管理为应急复产保驾护航
除了员工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实施到位以外,此次深圳工厂能够实现顺利复产和高效交付,还离不开联想集团极具前瞻性的可持续管理意识,以及长期全球化运营所培养起来的风险意识。
作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制造商,联想集团很早就意识到业务持续计划(BusinessContinuityPlan,BCP)的重要性。并于2009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通过对潜在的灾难可能对公司业务运作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加以辨别分析,用有效的业务持续管理机制来规避风险,减少灾难时间中造成的业务中断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使其对业务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这些工作不是疫情出现后,大家凭着热情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我们有着非常丰厚的沉淀。”厂长刘初春介绍,深圳工厂每年都会进行BCP演练,模拟过台风、地震、疾病、疫情等各种紧急事件,“一旦有任何灾难来临,各种防控措施首要是保证安全,除了安全外,如果要尽快恢复生产,我们要掌控人员信息、产能信息、订单信息,这也是我们面对现在这样的应急事件能够如此迅速应对的原因”。
联想深圳工厂的生产正在稳步有序地进行
作为全球化高科技制造公司的领军企业,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经济日报》上发文表明决心,“作为一家全球化高科技制造公司,我们深刻认识到尽早复工复产对于稳定全球供应链的意义,认识到作为行业引领者所肩负的保卫“中国制造”的责任。”
随着全国各地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中国企业必将在疫情过后迎来新的发展,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也一定能够实现。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中国的制造生产和商业活动早日重回正轨,也将增强世界对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信心,为全球经济注入希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