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素颜」的OneWorld线上演唱会,打出了时代的新标签
一场线上演唱会,成为了新冠肺炎时期指引人们的「灯塔」。
上百位顶尖艺人,在各自的家里献声,串成了这台长达8小时的线上演唱会。OneWorld:TogetheratHome(同一个世界:四海聚一家)不仅仅是一场慈善演出,更是全世界演艺界大咖们首次利用家里的各种「非专业」设备,以互联网为媒介进行表演。
大概是考虑到绝大部分观众都是这场疫情的受害者,正遭受着经济上的打击,演唱会一开始,主持人就强调「这不是一场针对公众的募捐演唱会」,演唱会的初衷更多是为仍在一线工作的医生、教师,以及所有人「加油鼓劲」,宣传对抗疫情的正确做法。最终OneWorld演唱会仍筹集了1.28亿美元善款。
音乐改变世界
从公布伊始,舆论就将这场OneWorld演唱会比作「新冠肺炎时代的LiveAid」。
1985年,为了援助埃塞俄比亚的大饥荒,音乐人BobGeldof发起了这场名为LiveAid的慈善演唱会。演唱会分美国费城和英国伦敦两个会场,有超过15万观众来到现场观看演唱会,还有超过19亿观众在家通过电视收看了演唱会。传奇摇滚乐队Queen在解散多年后,在LiveAid上复出,献出了他们的最后一场表演。后来,这场表演被广泛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摇滚现场演出。
这是人类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慈善活动之一,借这场演唱会作为起点,LiveAid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慈善演出的旋风,包括当时的苏联在内,多国艺术家都开始组织自己的慈善演出。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1985年底,台湾几大主流唱片公司合作,邀请了60名当时的著名华语歌手,由罗大佑作曲,创作发行了公益歌曲《明天会更好》,大陆也集结100多位歌手,于次年推出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都成为了传唱度极高的一代经典。
这是OneWorld演唱会被寄予厚望的重要原因。35年前,「地球村」的概念还未兴起,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更多还是彼此独立的存在,不同的电视网、唱片公司也是互相竞争的关系。但即便如此,当非洲陷入灾难、危机,人们仍在「爱」的共识下团结一心,用不同的语言、旋律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彼此互助,传播希望。这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吗?
滚石乐队隔空重聚|GlobalCitizen
北京时间4月19日凌晨两点,OneWorld演唱会直播开始。之后8小时里,100多位艺人在各自的家里,表演了一场「家庭音乐直播秀」。其中有些经典巨星甚至参与过1985年的LiveAid,这次又再次为公益事业献声。比如EltonJohn、披头士乐队的PaulMcCartney……滚石乐队更是全员重聚,四个成员在各自的家里合作表演了他们的经典作品《YouCan'tAlwaysGetWhatYouWant》。
EltonJohn在自家花园带来表演|GlobalCitizen
新人歌手同样「不甘示弱」,CharliePuth在自己卧室里献唱了自己2019年的新歌《Attention》,被网友「吐槽」连被子都没叠好,BillieEilish和哥哥则表演了60年代的经典爵士歌曲《Sunny》。TaylorSwift则打破自己「不会在公开场合表演这首歌」的诺言,破例为世界演唱了她写给患癌母亲的歌曲《SoonYouWillGetBetter》。
CharliePuth房间里没叠的被子引发「吐槽」|GlobalCitizen
除此之外,华人艺术家也在这场演唱会上展现了华语乐坛的力量。陈奕迅、张学友,两代「天王」分别贡献了《我什么都没有》、《Love》和《TouchofLove》三首歌。郎朗也和夫人带来了一场四手联弹。
张学友也献声演唱会|GlobalCitizen
这场OneWorld演唱会由WHO(世界卫生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世界公民」(GlobalCitizen)牵头组织,LadyGaga主策划。后者之所以将自己的艺名取为Gaga,正是因为受当年LiveAid上Queen乐队表演的那首《RadioGaGa》影响。在演唱会的最后,LadyGaga和郎朗、CelineDion等艺术家一起带来了压轴歌曲《ThePrayer》。
在全球疫情蔓延之时,OneWorld正是我们最需要的一场线上演唱会。通过音乐,OneWorld传播了抗击疫情的共识,也给无数正在抗击疫情一线工作的人,居家隔离的人带来了启发和鼓励。
「感谢互联网」
35年前,LiveAid耗费了至少半年的时间才筹备完成,但这次举办的OneWorld,从策划到举办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背后除了音乐界和公益界的全力支持以外,科技互联网行业起到的助推作用也不可小觑。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仅通过传统电视网进行直播,还同时覆盖全球大部分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公益活动。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Twitter……科技巨头们为这场盛会提供了全网分发传播的技术支持。
与此同时,消费技术在内容制作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身在各自家里的乐队成员是通过视频通话的方式先完成合作,各自录下自己的表演,再经由后期剪辑,制作成一个完整演出。比如韩国偶像团体SuperM,就是在各自表演后用创意剪辑,将不同成员的表演设计成了浮动的窗口,通过切换、缩放,突出表演者,把这场异地演出做成了一种更独特的表现形式。
偶像团体SuperM的表演|GlobalCitizen
如果不是因为互联网的存在,在当前疫情蔓延的环境下,可能很难有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像这样「连接全世界」。知名科技媒体TheVerge的联合创始人,JoshuaTopolsky就曾在本月初撰文表示「感谢互联网」。他认为在当下疫情阻隔人们互相见面的环境下,互联网成为了人们连接彼此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存在,我们想要工作、交流、获取信息、娱乐,都会变得更更困难。即使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它仍然展现了工具的价值,也放大了人性中正向的一面。
1985年LiveAid的最后,所有人上台合唱了那首MichaelJackson创作的经典歌曲《We‘reTheWorld》。其中那句歌词「We’retheworld」,正是对今天互联网世界的绝妙隐喻,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所有人能够在这8小时里,共处同一个虚拟空间。我们喊出「OneWorld」(同一个世界)的口号,也体会到一种新时代的「天涯共此时」。
线上LiveAid
OneWorld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样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公益盛会,有当年LiveAid辉煌的历史在前,导致很多观众都对表演的效果抱有极高的期待。但最终的演出效果,OneWorld显然无法比肩LiveAid。
TaylorSwift家的壁纸引发了不少观众的讨论|GlobalCitizen
OneWorld是一场艺人们在家里自己折腾,未经过多包装、制作的「素颜」演唱会。美国娱乐杂志Variety就在演唱会后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在这场演唱会上,没有统一的制作人,每个艺人都要自己兼任一切工作,他们可能会用专业相机拍摄然后进行专业的后期,也可能只是用手机简单地拍摄。」这正是这场线上演唱会看起来有些不够连贯,水准参差不齐的原因。
但也是因为这种「仓促简陋」的形式,OneWorld可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上线,同时它也省下了举办一场超大型演唱会需要的各种人力、物力成本——无论从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还是成本预算的考虑来看,线下聚集的演唱会都不是一个合格的选择。
诚然,这场演唱会用极低的成本起到了非常好的公益效果,或许我们不该在当前的环境下过多苛求它的艺术高度,苛求有没有一场表演,能像当年的Queen一样成为传世经典。
Queen在LiveAid上的经典演出|YouTube
但这个问题仍然值得我们长期思考。在消费电子技术引领革命的这十几年里,出现了像BillieEilish这样的艺术家,和哥哥在一间几平米的小卧室里,只用一台iMac制作出一张专辑,就横扫了格莱美几项大奖。我们每个人手上的消费级电子设备,到底还有多大的能力等待我们去挖掘?到底还有多少极富创意的用法是我们还没想到的?
所有的创作者,所有的艺术家,都正在这条路上持续探索,公益事业的脚步也不应停止。或许有一天,会有一场线上演唱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Live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