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半年封杀100多万条违规外链:欺诈红包减少60%
YPS行业门户系统6月13日消息还记得之前被曝光的微信群“京东集团为回馈社会全民派发购物津贴”的红包链接吗?此前京东、腾讯分别回应,证实该链接系传播虚假内容。
微信官方表示,去年10月底,微信第二次修订了《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新的管理规范将链接类违规内容分为19个大类。
常见的包括插件批量生成冒充大公司商标或者名人肖像送红包的假活动,故意拟制耸动标题,或以明显倾向性、误导性、煽动性的标题吸引他人点击,通过利益等手段诱导用户分享以及传播外链内容,然后通过多次跳转贩卖软色情广告、黑五类产品等等,都是用伤害用户体验的方式,快速薅一波流量快速变现。
YPS行业门户系统获悉,微信近半年处理100万+条违规外链,红包欺诈下降6成。
对于违规者,微信将采取阶梯制的处罚规则,首次违规的链接修改完可申请解封,对于重复、情节严重或多次违规的行为,以及违规后仍进行恶意对抗的行为,分别会采取不同程度的阶梯处罚措施。
平台内违规外链数量大幅度减少,今年一月份以来,微信共计对超过100万条确认违规的外部链接进行了处理,用户举报量整体下降35%,诱导分享类链接下降40%,红包欺诈类持续下降了60%。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违规外链类型:
4种常见的违规外链类型
诱导分享类内容
要求用户分享,分享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分享后方可知道答案。
或者诱导、误导关注/下载/跳转。如外链内容所明示或暗示的金钱奖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包括但不限于红包、优惠券、代金券、积分、话费、流量、信息)等利益内容,用户无法在微信内获得,而需要下载或跳转到外部APP,或需要用户离开微信、下载特定内容或完成特定操作,才能获得的。
这类诱导关注/下载/跳转下载类链接在微信中被禁止。微信方面表示,此前在朋友圈流传过部分“下载XX可得XX”的套路外链,所谓的下载可得,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得到最终的奖励,微信此举可帮助用户避免被“套路”。
H5、测试类
以游戏、测试等方式,吸引用户参与互动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比手速、好友问答、性格测试,测试签、网页小游戏。
欺诈类:如虚假红包、活动
通过虚假的红包、活动等形式,以赚取金钱、实物奖品、虚拟奖品等方式欺骗用户参与的,具体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虚假现金红包、虚假话费卡、虚假流量红包、虚假优惠券、虚假优惠活动等。
其他违规类型
(1)违反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3)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5)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6)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7)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9)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10)以非法民间组织名义活动的;
(11)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对于违规外链,微信通过风控体系持续优化,不断加强审计风控能力,任何有损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骚扰,违背公序良俗的外部链接,微信都会进行制止,并通过风控体系持续优化,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健康的平台环境。2020年3月21日,微信正式开展为期100天的“清风计划”内容生态治理专项行动。针对微信各环节内容生态进行治理,进一步清理标题党、恶意引流、低俗炒作、地域攻击、传播伪科学等内容。同时通过技术审核、人工巡查和用户举报等多种方式,加强内容治理。
投诉指引:
投诉外链:进入要投诉的外链页面->轻触右上角“···”->选择“投诉”->选择投诉原因并填写投诉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