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标准制定绕不过华为,美国无奈“松绑”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美国商务部(DOC)修改了禁止美国公司与华为开展业务的规定,允许双方在就5G网络标准制定方面进行合作,但仅限行业标准制定场景。新规下,美企在特定场景就可以直接和华为披露、讨论相关技术细节,不再需要先向美国政府申报。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方在封锁华为上态度已经软化,而是因为在5G标准制定上,美方这时不「松口」就意味着要「落后」。
去年5月,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即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或转让该国技术需要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放许可。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公司不确定能分享什么技术或信息,导致他们的工程师减少了技术交流。而在5G标准制定中,华为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们担心这将间接让华为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封锁还在持续美国时间2019年5月15日,DOC发公告,点名华为公司参与了有违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利益的行为,将把华为及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在实体清单中的机构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才可以购买美国技术。美国政府也有权以违反国家利益拒绝许可。
剧变就此开始了。美国时间5月20日,先是Google暂停与华为相关的业务,后有美国各大芯片制造商冻结与华为的供应协议。再之后,英国半导体IP提供商ARM宣布将和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停止业务往来。华为遭受了「软」和「硬」的双重封锁。
「拉黑」华为一年后,2020年5月15日,DOC已启动新一轮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要求一款芯片如果由华为及其旗下的海思设计,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美国管控的设备,相关企业在向华为交付芯片前,就需要向DOC申请许可。这直接导致台积电暂停接受华为新的芯片订单,因为生产线上使用了不少美国设备。
美联社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做出的这一宣布可能会令华为每年价值1230亿美元的业务陷入危机之中。《华尔街日报》称,华为旗下的海思半导体已经成为中国系统芯片的最大供应商,但这家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没有自己的生产线,而是依赖台积电等代工企业生产芯片。华为可能会将部分订单转至中芯国际,但后者技术仍落后于台积电、三星等企业。美联社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北京斥资数十亿美元创建中国本土的半导体产业。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生产商中芯国际只能制造落后于台积电两代的芯片。
绕不过的华为「这场混乱源于2019年5月的最新版实体清单不慎将美国公司从技术标准对话中排挤出去,让它们处于战略劣势,」信息技术产业理事会(ITIC)的亚洲政策资深主管NaomiWilson说道。
2019年5月20日,DOC给华为发了一张为期9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证(TGL),允许美国企业与华为在国际标准组织内,进行5G标准相关的接触。然而,当DOC下发第二张90天临时通用许可证时,新添46家华为附属企业进入「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个人与华为分享5G标准发展相关的信息。
早在上个月,6名美国参议员就致函DOC、国务院、国防部和能源部部长,要求他们尽快出台规定,确保美国在参与5G标准制定上不受实体名单限制。
此次DOC宣布新规时,指出美国参与标准制定「影响到5G、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和其他尖端技术的未来。」在电信产业,5G网络将支持从高速视频传输到自动驾驶汽车等方方面面的设备。
目前,制定国际5G标准的机构主要是3GPP。据悉,3GPP每隔几个月就会举办一次会议,由3GPP成员讨论哪些技术应当纳入最终的5G标准。2018年6月,3GPP完成了首个5G标准Release15的冻结,目前正在讨论Release16版本,聚焦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等垂直应用。
在5G标准制定中,华为是他们绕不开的公司。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今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3GPP中有600多家成员公司,但5G标准化进程实际上是由一些领先的市场玩家引领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在3GPPRelease15和Release16中,所研究的13家公司贡献了超过78%的5G相关报告,并领导了77%的5G相关工作项目和学习项目。而在3GPP5G标准活动中排名前5位的公司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和中国移动。
StrategyAnalytics网络和服务平台服务总监SueRudd表示:「根据我们的评估,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对5G标准的贡献比其他研究公司要更大。在端到端5G标准的总体贡献方面,华为领先。」
5G技术标准的成型,因中美博弈受到阻碍。如果先不谈因此受伤的美国企业和华为,DOC新规「阴差阳错」地维护了全球标准的统一。
Strategy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总监杨光表示,外界曾担心,中美两国的技术竞争有可能导致全球标准体系的分裂,现在中美可以在同一个组织里参加标准化工作,共同为技术标准做贡献,有助于维护全球标准的统一,避免产业链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