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因财务状况不佳”宣布裁员的Mozilla,其实根本不差钱?

  近日,知名开源浏览器Firefox所属公司Mozilla宣布,因疫情原因裁掉旗下25%的员工,此举引发了人们对Firefox的经营情况与未来的担忧,也让Mozilla曾经颇为成功的开源商业模式遭到质疑。

  然而就在裁员事件发生仅一天之后,国外知名科技媒体ZDNet爆料,Mozilla已经与Google达成续约协议,Google搜索在未来3年将继续作为Firefox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Google将为此向Mozilla支付约4-4.5亿美元的年费,总价值或超13亿美元。也就是说,刚刚“因财务状况不佳”宣布裁员的Mozilla,其实根本不差钱?

  因疫情原因裁员

  8月12日,Mozilla首席执行官MitchellBaker在名为《改变世界,改变Mozilla》的公开信中透露,公司在2020年之前已经做了很多规划,包括对新产品的投资,但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公司的经济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些计划不再可行,裁员也因此变得更加必要。为了“创造新的产品,创建更好的互联网”,组织需要进行大的重组,以确保财务状况的长期稳定。

  此举迅速引发技术圈的广泛关注。国外知名技术论坛HackerNews的网友自发推出“Mozilla救生艇”项目,旨在为这些被裁掉的Mozilla员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项目推出仅一天,就有来自苹果、RedHat、GitHub、MongoDB等拥有开源业务的知名公司响应,为被裁的Mozilla员工提供了上百个工作岗位。

  业内猜测,Mozzila本次裁员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压力。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各项业务停滞,另一方面则是与Google的商业合作可能将于今年年底结束。

  首创的开源商业模式

  和很多大型的自由与开源项目一样,Firefox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适当的商业化,以获取资金支持项目的日常开发和推广运营工作。而Mozilla的商业化模式可以说是开创性的。

  2015年8月,维护Firefox的非营利组织Mozilla基金会成立同名全资子公司,用以对包括Firefox浏览器在内的旗下开源项目进行商业化运作。秉持着自由与开源的理念,Mozilla基金会拥有Mozilla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主导权以及100%所有权,而Mozilla公司的商业获利也将全数投入到Mozilla基金会用以开源项目的开发和维护。与此同时,Mozilla公司没有任何股东,在市场也不会发行股票期权和支付任何的股息,Mozilla公司不会被任何一家公司收购或接管,Mozilla基金会拥有旗下所有开源项目的商标及知识产权,仅以授权的形式给到Mozilla公司。

  通过设立商业子公司的模式,Mozilla得以打破法律上对非营利组织的诸多限制,合理地利用商业公司的身份为旗下开源项目提供健康的商业化环境,为开源社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根据Mozilla公开的财报显示,2018年度公司的总收入为4.5亿美元,其中4.3亿美元来自授权收入,即在Firefox浏览器中嵌入搜索引擎,而Mozilla最大的搜索引擎合作伙伴就是Google。

  与Google的爱恨情仇

  在Firefox商业化的初期,Mozilla基金会与Google、微软Bing、Yahoo、Yandex、亚马逊以及eBay等公司都有搜索合作。其中,Google作为Firefox的默认搜索引擎给Mozilla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如果用户在搜索结果页点击了广告,Google都会根据协议向Mozilla公司支付相应的费用。根据Mozilla在2008年公布的财报显示,该基金会2007年与Google的合作收入为6600万美元,占全年营收的88%。在很长一段时间里,Google都可以说是Mozilla的“衣食父母”。

  然而在2008年9月,Google宣布推出自己的Chrome浏览器,这一举动使得Mozilla与Google的关系变得微妙——后者既是前者的金主同时也是竞争对手。Chrome自问世以来就成为Firefox的劲敌,凭借Google强大的研发实力和运营资源,Chrome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从2011年开始,Chrome浏览器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就超越了Firefox,逐渐成为目前全球互联网使用率最高的桌面浏览器,市场占有率突破70%。反观如今的Firefox,在Chrome的挤压下,市场份额仅不足8%。

  曾在Firefox团队工作八年的JohnathanNightingale表示,在Google开始使用自己的浏览器之前,Google是Mozilla最大的合作伙伴。当Firefox准备好迎接黄金时段时,一切都发生了变化,“Google转而采用肮脏的技巧来增加其自家浏览器的采用率,同时降低了Firefox的用户数量。”

  Johnathan表示,那些年Google对Firefox的打压非常严重,主要体现在Chrome广告开始出现在Firefox搜索字词旁边,Gmail和gdocs开始在Firefox上遇到选择性性能问题和错误,Google相关网站将Firefox浏览器标识为“不兼容”的浏览器等等。对此,Google每次表示都是意外事故,并且承诺很快修复这些问题,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Firefox在每一次Google的“错误”过程中都失去了用户,逐渐沦落到如今的境地。

  “去Google化”尝试

  为了摆脱对竞争对手的过度依赖,Mozilla也曾进行了“去Google化”的尝试。

  2014年,Mozilla与Google的第二份3年合约到期,Mozilla没有选择续约,转而与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Yahoo签下了一份长达5年的合作协议,试图摆脱多年来在Google之下的阴影。

  然而在2016年,Yahoo被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收购,合并成立为新公司Oath。次年初,Mozilla将新推出的FirefoxQuantum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改回了Google。Mozilla首席商业和法务官DenelleDix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公司已经行使我们与Yahoo终止合同的权利,这是基于很多因素考虑后作出的决定,包括从对我们的品牌更好的角度出发,以及我们为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搜索所做的努力和更广泛的内容,来提高我们的用户体验。”

  正是在Mozilla停止与Google合作的这3年间(2014-2016),Chrome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对IE的反超,成为全球最火的桌面浏览器。有业内人士分析,Firefox抛弃Yahoo重新与Google搜索合作,一方面是对Yahoo内部管理层动荡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从GoogleChrome现象级的野蛮扩张中分一杯羹以求生存。尽管本次与Google的合作具体金额并没有公开,但有业内人士预计,这是一笔连试图摆脱Google的Mozilla都难以拒绝的“天价”。

  继续“委身”Google

  Mozilla“去Google化”的失败,也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了纯靠爱与信念维系的开源项目在市场竞争中面对商业巨头时的无力。

  随着GitHub、RedHat陆续被微软、IBM这样的商业巨头收购,开源公司投靠大企业似乎成为了一种行业趋势。还有很多像LibreOffice这样没有大公司支持的知名开源项目,近来不断曝出商业化困难,面临人员缩减、发展停滞的窘境。

  作为一个完全诞生于社区的开源项目,Firefox以小巧、高效、简洁,安全,易扩展和定制等特性收获了很多忠实的用户。更为重要的是,它始终是一个自由的浏览器,不仅所有的源代码都是开放的,同时还一直致力于保护用户的隐私,没有任何弹窗广告,在开源界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也正因如此,Firefox的商业化只能靠嵌入默认搜索引擎来实现,而Google搜索就是目前最好的,也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评论猜测,Mozilla的裁员举措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肉计”,旨在今年与Google的合约到期之前敦促Google续约,以维系项目未来的运转。也有评论认为,Mozilla或许是为了应对外界对于其“收入来源过于单一”的质疑,选择裁员来分散与Google续约之后可能面临的舆论压力。

  无论如何,对于一个出发点是爱与自由的开源项目来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为重要。开源路远,且行且珍惜!

  下载YPS行业门户系统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关键词:Mozilla,谷歌

  Mozilla续签Firefox与Google的搜索交易Epic:除下架游戏外,谷歌还勒令一加和LG拒绝预装《堡垒之夜》等内容继苹果后,Epic再起诉谷歌下架《堡垒之夜》违反反垄断法反抗30%重税,《堡垒之夜》被苹果和谷歌应用商店下架微软SurfaceDuo预装35款应用程序:含谷歌GMSCore、Office安卓取代者:谷歌FuchsiaOS操作系统已获蓝牙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