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用户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隐私协议,很容易掉入这5个“大坑”:不同意则不能用...
YPS行业门户系统3月15日消息,据新华社报道,首次下载使用App时,点击“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是常规操作。这些协议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字,长度堪比一篇论文。相关调查显示,77.8%的用户在安装App时“很少或从未”阅读过隐私协议。部分App借机“挖坑”,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进不同意协议内容则不能使用、遭“暗度陈仓”、被“先斩后奏”、一次同意则次次同意、个人信息被转送第三方等五重陷阱。你是否阅读过App用户协议和隐私政策,这其中又可能藏有哪些“坑”?
第一“坑”:不同意则不能用。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信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的除外。
第二“坑”:暗度陈仓。今年3月,“oTMS到哪了”App在首次运行时未通过弹窗等明显方式提示用户阅读隐私政策等收集使用规则,或以默认选择同意隐私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征求用户同意,涉嫌隐私不合规,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通报。
第三“坑”:先斩后奏。今年以来,“云联健康”“寻迹旅行”等多个App在征得用户同意前开始收集个人信息,而被一一通报。
第四“坑”:一次同意,次次同意。部分App会根据需要修订隐私协议,但用户无法及时得知内容是否有所更新。比如,一款美妆App在用户协议中表示,公司有权根据需要不定期地制订、修改本协议及/或各类规则,并在App平台公示,不再另行单独通知用户。消费者使用平台服务,即表明接受修订后的协议和规则。
第五“坑”:个人信息转送第三方。一款购物App的用户协议称,对于消费者的视频、照片、文字等,“(平台)均享有永久的、无期限及地域限制的、完全免费的使用权”,并且“有权将其许可给任何第三方使用”“实际行使时无须另行征得您的同意”。
下面是视频:
下载YPS行业门户系统APP,分享赚金币换豪礼
相关文章
关键词:协议,隐私,个人信息
苹果追踪工具IDFA成行业规范,开发者称后悔开发这一功能人民日报评论:对网络暴力零容忍Meta因苹果iOS系统隐私调整被起诉:隐瞒100亿美元广告损失全国政协委员许进:建议严禁租售游戏账号给未成年人最高检:电信网络诈骗同比上升64%,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问题突出值得警惕谷歌宣布在安卓系统内推出“隐私沙盒”,避免“刚说完某个东西就被推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