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女主时代:女性KOL占领手机屏幕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7-11-20
浏览:
589
字号:T|T
摘要: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手机已经被一些女性KOL占领了。吃饭等车的间隙,许多人会看看Papi酱、办公室小野等人新出的视频都有什么好玩的点子;晚上无聊时刷咪蒙的公众号,看她的辛辣吐槽和新型价值观;买口红去找深夜发媸等美妆博主;哪怕是想买车、买手帐,也可以去“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那儿看看。这些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以视频、文字、直播等各个方式出现,针对社会热点或是行业新趋势进行吐槽或解读,看…
你有没有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手机已经被一些女性KOL占领了。吃饭等车的间隙,许多人会看看Papi酱、办公室小野等人新出的视频都有什么好玩的点子;晚上无聊时刷咪蒙的公众号,看她的辛辣吐槽和新型价值观;买口红去找深夜发媸等美妆博主;哪怕是想买车、买手帐,也可以去“黎贝卡的异想世界”那儿看看。
这些人每天在社交媒体上以视频、文字、直播等各个方式出现,针对社会热点或是行业新趋势进行吐槽或解读,看似是一条条个人想法的分享,实际背后藏有一个巨大的营销帝国产业链。
(图为Papi酱广告拍卖会现场)
KOL,即KeyOpinionLeader,关键意见领袖,意为拥有更多、更准确的产品信息,且为相关群体所接受或信任,并对该群体的购买行为有较大影响力的人。
KOL的概念在西方被提出的时候往往指那些信源可信度较高的专业人士,但近年来,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这个概念都被大大拓宽,甚至网上某百科也将KOL定义为在“微博”上有话语权的人。
而在中国,自2016年,随着Papi酱、咪蒙等人的火爆,以及今日头条、一直播等平台的兴起,极大地增加了自媒体人的信息发布渠道和内容发布方式,使得中国网生KOL(也可称为“网红”)的影响力在民众中遥遥领先。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性营销咨询公司胜三管理咨询R3机构的负责人GregPaull日前表示,中国KOL产业已经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KOL在我们国家率先成为一种真正的媒介载体。
在各领域数以千万计的“网红”中不难发现,最火爆的、数人所熟知和讨论的红人们,往往以女性居多,并且从广告商的角度来看,女性KOL的“带货”能力更强。
以咪蒙为例,身为一个拥有50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号称“永远都能掐中粉丝G点”,每篇文章阅读量能达到100万以上,一篇软文售价50万人民币。而另一专注于美学与生活领域的KOL黎贝卡,以4分钟卖出100辆她与宝马MINI的联名车的成绩荣登“带货王”的宝座,甚至有“卖车就找黎贝卡”的说法。而在此前,她与故宫联名生产的手账本也曾被一抢而空。
除了带货,还可以带人。Papi酱成立的短视频工作室“PapiTube”就以捧红新人为目标,带领了“Lori阿姨”等新KOL进入大众视野。
与普通的营销账号不同,这些以内容主导的女性KOL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价值观输出。她们往往以小见大,一针见血,简单粗暴地挑逗读者的三观。知乎网友曾表示,KOL本来就不是摆上台面拿去消费大众的噱头,而是能给大众带去更多美好的、积极的生活可能性的人。那些以PS为主要工作,靠虚假面容吸引眼球、虚张声势的网红脸是不能被称作KOL的,KOL应该为粉丝提供思考、观念、方法,最终影响甚至改变一群人的生活。
这也正是Papi酱做内容的初衷,她认为如果一个内容生产者无法观察和体验生活,那做出的东西就是假的。Papi酱身为一个短视频博主,其批判“性别歧视”的视频“女人真是不好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剧烈的争论。视频从点点小事入手,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歧视女性现象。其中有一句话更是引人深思——“有时候与男人相比较,有些女性对女性更为苛刻。她们给予同性更多条条框框和指指点点。”
精彩弹幕,尽在客户端)
除此之外,女性KOL有着更强的跨界能力,相比于传统自媒体领域“接广告”、“上综艺”的营销和变现模式,现阶段的女性KOL显然更“会玩”。除了上文提到的、时尚领域出身的黎贝卡成功成为汽车、家居等领域的营销红人,公众号作家胡辛束、以及第二梯队、量级稍小的KOL“我走路带风“都曾为年度游戏“王者荣耀”做过推广。
更不用说这些大多数具有传媒背景的博主们化身主持人,专访明星、写影评、宣传影视剧作品是家常便饭。
最后,这些女性以自己独有的、诉说“家长里短”的叙事方式,将自身经历融入内容中,使内容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咪蒙经常在文中提及同事、老公、以及孩子,甚至她的小号大部分内容是儿子的小段子;Papi在双十一前夕专门有一期视频是讲述自己和老公的“狗粮故事”;微博上两性关系方面的KOL燕公子、ayawawa也动辄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教育网友解决感情问题。
最后一句:
你的手机被她们中的谁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