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姬】女生遭轮流掌掴校园暴力为何层出不穷
来源:
YPS数据挖掘大师
2018-01-18
浏览:
565
字号:T|T
摘要:本文系网易女人【吐槽姬】(公众号:totucaoji)原创出品,请勿转载。1月10日下午放学,湖北嘉鱼县某中学七年级女学生XXX被本班的几个女同学带到了女生公寓架空层,几个女同学对她进行了连续殴打,现场有同学还拍下了视频,并在微信上进行传播。1月14号晚上7:30左右,相关媒体将采访电话打到县教育局,值班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说:“同学之间并无矛盾,是在一起开玩笑的行为,本身是好玩的事情。”1月15日,…
本文系网易女人【吐槽姬】(公众号:totucaoji)原创出品,请勿转载。
1月10日下午放学,湖北嘉鱼县某中学七年级女学生XXX被本班的几个女同学带到了女生公寓架空层,几个女同学对她进行了连续殴打,现场有同学还拍下了视频,并在微信上进行传播。
1月14号晚上7:30左右,相关媒体将采访电话打到县教育局,值班工作人员回复记者说:“同学之间并无矛盾,是在一起开玩笑的行为,本身是好玩的事情。”
1月15日,当地教育局通报:违纪学生被处分,涉事班级班主任受惩戒,作出不当回复的教育局值班人员被停职调查,这段校园暴力的视频也已经被禁止在网络上传播。
纵览近年的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你就会发现,对女生的施加的校园暴力时常上演,不仅暴戾程度让人惊恐,施暴人的生活环境和事后面临的处理方式,也同样让人揪心。
2017年12月,陕西渭南初中的一位女生丽丽(化名)遭到四人殴打,5分钟内她的脸部被掌掴45次。
不仅如此,她还遭到拳打脚踢,过程中,她和上例中的XXX女生一样,动也不敢动。5分钟内,施暴者还有说有笑。
如此残暴的施暴场景的确令人发指,网友们也对施暴的学生义愤填膺,直呼“这些小人渣不能放过!杀一儆百!”。
无独有偶,2015年在永新也还发生了一起影响更为严重的“校园性别暴力”事件。同样是多名初中生模样的女孩对着另一下跪着的女孩连扇耳光,期间也是各种拳打脚踢,殴打时间长达5分钟,被网友称为“6.22永新围殴女生事件”。施暴一方共9人中,其中7人年龄均未满16岁。
更有甚者,同年的7月份,一名14岁的女孩遭到同学脱衣服欺凌,整个过程中,施害者暴戾疯狂,受害者哭号尖叫。
面对如此之多令人发指的暴力,惩罚和教育施暴者是必要环节,我们共同的愿望,都是没有人再因为校园暴力而受到伤害。
对此,法律法规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做出了相应的惩罚。
湖北嘉鱼县的女生遭掌掴事件中,依据法规、校规对违纪学生给予纪律处分;陕西渭南的校园暴力事件四个涉嫌打人者已经全部落网;“6.22永新围殴女生事件”中,警方要求对涉事女生加强教育,学校则是对施暴女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14岁女孩脱衣羞辱的施暴者,警方经过调查,对涉事的8名嫌疑人做出了拘留5至8天并罚款500元的决定。
从处理方式来看,虽然这些暴力行为的确令人发指,但是由于施暴者都是未成年,基于现有法律体系,对于他们的处罚量刑还是以正面积极引导为主。出于保护未成年权益考虑,有些案件甚至不对外公布处罚细节。
这些处罚再很多网友眼中过轻,觉得并不足以惩罚施暴者。事实上,在法律层面,对于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和惩罚措施问题,业内也早有辩论。
赵婧敏律师认为,对于未成年的量刑方面,我国的法律的确是有漏洞的,但就目前的法律而言,对于未成年施暴者并没有更好的教育矫治的措施。
不仅在中国,日本的校园暴力的立法问题也引发日本社会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2013年,为遏制严峻的校园暴力现状,日本制定了《防止校园霸凌对策推进法》,该法列出了很多的详细措施,包括对欺负人的学生采取惩戒、停课等措施,而为了让受欺负的学生安心受教育,要把爱欺负人的学生隔离到其他教室中授课。
2016年6月22日,文部科学省还建立了“防止校园霸凌对策协议会”,加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各方面人士的合作,研究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方法等。
但据媒体报道,一系列法律颁布后,遏制校园暴力也未能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于是,在我们周围,网友的愤怒也愈演愈烈,有很多网友开始寻求“民间惩罚”。
在“6.22永新围殴女生事件”后续过程中,网友对施暴者展开了人肉搜索,并掀起“以暴制暴”的方式,对施暴者展开网络人身攻击。随后便有疑似施暴者的微博小号在网络上与网友展开骂战:我未成年,你这么说我,呵呵。
此外,还有人借施暴者的名义在网络上传播黄色视频,并且在网店上卖起了施暴者白衣大奶同款上衣。
但是,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终究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很容易沦为新的犯罪行为。与此同时,类似的未成年暴力仍旧在上演。
在众多网友的留言中,最让姬姐最揪心的回复便是:我们中学太多了,见过好多,真的很可恨,社会姐。
姬姐真切地感受到了网友的愤怒,也感受到了亲身经历过类似事件的网友内心流露出的焦灼。但是,层出不穷的暴力事件不禁让人反思,仅仅诉诸惩罚,我们做的是不是还不够?我们是不是还没有触及到施暴者最根本的暴戾心理?
期初,姬姐和广大网友同样愤怒,同样焦灼,同样期待“杀一儆百”,让施暴者不敢再施以暴行。但是,近期姬姐参加了一场关于“校园性别暴力”的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的一个观念让姬姐开始思考这暴力行为形成的深层原因。
教授指出:在未成年暴力事件中,其实施暴者也是受害者。
为什么呢?不是说施暴者是对的,不是说他们的暴力行为时应该得到保护的,而是应该思考,他们同样都是孩子,同样都成长在一样的校园环境中,为什么就有人沦为施暴者,有人沦为受害者了呢?
其实,不健全的家庭关系,是造成未成年人诉诸暴力的重要原因。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的教授褚宸舸多年来一直关注着青少年犯罪,他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暴者,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教授发现:“这些学生当中,家庭有问题的比较多。比如说一些留守儿童,父母不和或者父母离异的。”从这个角度看,施暴的孩子其实也是受害者,他们并不是天然恶,而是缺乏健全的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彭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未成年人身心还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的行为很明显地带有模仿性和习得性。之所以产生暴力行为,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模仿性在作怪。这种模仿首先可能来源于家庭,例如父母打骂孩子、夫妻吵架等家庭暴力。长此以往,孩子们很可能会不把暴力当回事,完全出于好玩的心理而见怪不怪。”
所以,心理专家杨捷才说:“对于家长来说,家庭教育方式和亲子互动很重要,也视帮助孩子去建立健康积极的同伴关系的重要手段。”
此外,心理发展不健全也是引发未成年人暴力的重要诱因。
从过往的事件中,姬姐体会到了施暴者两种非常明显的心理:其一,他们内心当中存在很大的愤怒,他们在寻找一个发泄物进行情绪发泄;其二,他们觉得好玩,就像是游戏里的打打杀杀一样,他们不觉得暴力是多么严肃地事情。
要治“暴力”,不仅需要惩罚,还需要“心理建设”。当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愤怒、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的时候,他们才不会寻求暴力。
正如范雨素在接受网易女人采访时提到的:推动性别平等和社会公平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留守儿童接受良好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只有他们身心健康,社会才能和谐。
在不重视心理教育的环境中成长,孩子们会产生很多问题,他们会诉诸暴力,甚至会心理扭曲。这不仅会伤及他们周围的未成年人,也会毁掉他们自己的未来,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所以,在校园暴力事件中,打人的孩子,本身也是受害者。
或许他们内存怒火,或许他们并无恶意,但是,他们都缺少来自家长、学校的心理关爱。预防校园暴力,需要我们帮助每一个未成年人在内心建构一种“平衡机制”,当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内心的愤怒、恐惧、不安之时,校园才能真正的远离暴力。
看姬姐更多有态度的文章,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吐槽姬】(公众号:totucaoji),期待与你互动。
关于
【吐槽姬】女生遭轮流掌掴校园暴力为何层出不穷
相关信息